炮彈,從而持續的輸出更多的炮彈。
扶桑號和山城號之所以不足為慮,正是因為這兩艘戰列艦的裝甲明顯太薄了。日本人在二十年代對其進行了改裝。而戰列巡洋艦後來更是被日本人改裝成了高速戰列艦,既加厚裝甲,而當時動力技術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可能。
楊波級之所以先進,核心就是動力系統。日本正在建造的扶桑級戰列艦和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都是油煤混合動力,還是有煙囪的。而楊波級用的就是油料動力系統,是沒有煙囪的新型船舶動力。
在這方面的技術西北集團並不比英德兩國要差,德國和英國的蒸汽輪機技術,還是從西北集團那裡買過去的,儘管兩國也在研究,但顯然西北的技術更先進,更成熟。但是西北集團還有更先進的蒸汽輪機技術,這樣的技術被應用到了楊波級戰列艦上。
最先進的蒸汽輪機動力,耗油更少,能以更小的體積產生更強大的動力。因而使楊波級戰列艦能節省下更多的設計空間,攜帶更少的燃油跑得更遠,用更小的噸位安裝動力系統,也就為裝甲、火力節省下更多的設計空間。
既然海軍方面沒問題,沈凝雲也就可以放手在東北甚至是朝鮮地區與日本幹一仗,從而使日本陷入戰爭泥沼。
第176章 對日戰爭準備
沈凝雲從杭州返回蘭州時,正是春節來臨之際,整個西北的市場消費倍增,街道上到處都是購買年貨準備過年的民眾。
1913年全年間,西北工業產值增長了30%,這絕對是逆天的速度。
什麼俄國速度,美國速度,都比不上此時的西北速度。西北民眾的收入這一年雖然沒有太大的增長,但是卻很穩定的保持在年收入400元以上的水平線上。而能拿到這樣收入的民眾數量卻增加了很多。
一年間,賣出去了五百多萬輛小汽車,西北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開上了汽車,已經成為世界上家庭汽車最為普遍的地區。
不過民眾的錢大部分是用來購買汽車和房子了,或是拿去投資了。市場消費方面,同樣也有所增長,但卻沒有汽車消費及房地產消費那麼龐大。
沈凝雲回到蘭州,隨即提出對日戰爭提議。
張奎發問道:“有勝利的把握嗎?”
“有。”沈凝雲堅定的回答道。
“那就放手去做吧!”張奎發沒有多說什麼,但卻十分支援。
沈進文卻是要考慮民生髮展及財政等問題,問道:“對日作戰要花多少錢?規模有多大?”
“規模不需要太大,最多隻需要出動上百萬兵力,甚至只需要一半兵力。我們的目的,是要進一步的扼殺日本經濟。用不了多久,歐洲就會陷入一場大戰,而這期間如果日本不被拖進戰爭泥潭,必然會拿到很多生產訂單,到時候就會使日本走出財政困境。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要在這個戰爭成本最高的時期,讓日本的工業全部消耗在戰爭上。從而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徹底遏制日本崛起的機會。”沈凝雲說道。
“那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沈進文繼續問道。
“我們如果對日戰爭勝利,我們就能成為亞洲霸主。日本在中國關內、東三省的利益都將全部喪失。同時我們可以攻入朝鮮,使日本丟失朝鮮的殖民利益。日本光是在朝鮮的礦業利益,每年就要攫取幾千萬的利益。日本失去了這些殖民利益及在中國的工商利益,財政將進一步的萎縮。而我們則可以在東三省、朝鮮攫取大量的利益。”沈凝雲說道:“如果我們能夠攻佔朝鮮,我們就可以壓榨外部利益。在朝鮮成立傀儡政fu,然後對朝鮮施行經濟殖民。”
“最核心的,就是殖民利益。朝鮮人口三千多萬,北朝鮮還有不少礦產。這些勞動力財富和原材料產地被開發出來,日後每年都可以為我們********擠奶。而我們的軍費,保守估計會超過30億元。”沈凝雲估計道,西北國防軍的軍事裝備較為精良,傷殘撫卹金額也較高,因此拉高了戰爭成本。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錢都還是在內部流通。政fu訂單中,利益主要是財團獲取。這場戰爭不會造成財富外流,只要錢還在內部,西北財團就可以透過民眾商品消費等方式收回來。
“日本在華資產首先就達到了2。5億美元,相當於是5億銀元。如果再拿下朝鮮,我們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戰爭紅利,而且是長期且穩定的外部利益。”沈凝雲繼續說道:“日本作為********崛起的第一個障礙,我們就算是在這場戰爭中無法攫取足夠的利益,只要讓日本陷入困境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