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這場戰爭可以打。”沈進文聽完後不由點頭道,“而且我們可以透過戰爭讓西北進入戰時生產狀態。”

戰時生產狀態才是最大的利益,因為戰時生產可以讓民眾爆發出強大的生產熱情,工人的工作時間可以從八個小時延長到十幾個小時,只要工人能堅持。

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將大幅度的增加,多生產出來的東西,足以彌補戰爭的消耗。儘管工人生產時間延長會支付出更多的工資,但是財富不會外流。

“如果要和日本開戰,就必須考慮他們的海軍。我們的海軍如果不能戰勝日本海軍,陸軍也會比較被動。”趙維書考慮道,沈凝雲點頭道:“華東艦隊目前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就算打不贏,起碼不會輸。”

“在陸軍方面,日本陸軍十四個師團,也只有35萬的常備兵力。我們一開始只要投入50萬兵力,就足以迅速將日本打蒙。”沈凝雲說道:“快速解決日本不是問題,但是這樣並不足以達到消耗日本國力的目的,我們要和日本在朝鮮打一場消耗戰,讓日本不得不持續的向朝鮮投入人力、物力。從而不斷的消耗日本的國力。”

有些國家只會越打越強,而有些國家只會越打越弱。日本就是這樣的國家,如果日本發動的戰爭無法攫取到足夠的戰爭紅利,那麼日本就會在戰爭中迅速衰敗。

說白了,沈凝雲要發動一場對日戰爭,就是欺負日本人沒多少工業,沒多少資源。日本要想維持這場戰爭,那隻能去買軍火。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只有美國人會賣軍火給日本。從而使日本的貴金屬大量外流,甚至是債臺高築,從而徹底扼殺日本的前途。

西北高層就對日戰爭方面,迅速達成意見的統一。

整個西北的戰爭機器立即開始運轉,首先是西北國防軍開始大舉進入東北,西北政fu以建立東北國防的名義,宣佈向東北三省增派八個甲種師,三個乙種師。加上之前調入東北的五個乙種師,西北國防軍在東北擁有了28。8萬兵力,加上一些輔助部隊,兵力超過了30萬人。

這個調動一經宣佈,日本政fu譁然一片。立即對西北政fu提出抗議,抗議西北國防軍在東北針對日本的正常工商活動。

西北政fu對日本的抗議毫不理會,西北國防軍乘坐著火車一列接一列的開赴東北三省,並將東北地區的國防軍指揮部設立在了丹東,離朝鮮僅一江之隔。在丹東一線,國防軍駐紮了近一半的兵力,部隊規模達到十五萬人。

西北政fu的軍工業也開足馬力,開始生產各種武器彈藥。同時不斷的向西北國防軍在東北建立的倉庫運輸作戰物資。

西北政fu意圖向外擴張的意圖,也得到了西北財團的股東們的一致支援。

當資本發展到了這樣的程度,西北市場已無法滿足財團所有股東的胃口,甚至是在收回海關後,整個中國市場依舊無法滿足資本的胃口。

西北財團需要向外擴張,去攫取更加豐厚的外部利益。

因為內部利益不僅是有限的,內部利益是無法盡情攫取的。因為西北財團是中國民族資本,是依靠民族生存的資本,對內掠奪是最沒技術性的,也是不能做得太過的。

只有壓榨了外部,才能團結好內部。

對內經營來錢較慢,儘管西北財團的規模擴大,但更多的是靠資產重組,以及發展工業規模。

這哪有搶來得快?

壬子年和俄國人打了一場,直接就搶到了偌大的西域省,大量的資源都成為財團的囊中之物,還有大量的俄國苦力,此時也正在礦山、工地上揮灑著汗水,根本不用給這些俄國苦力發放工資。

西北財團的股東們支援,使西北國防軍的對外擴張有了堅強的後盾,完全不用怕軍費不夠用,完全不用怕彈藥不夠用。目標只有一個——打!把敵人打趴下。

日本政fu從西北政fu向東北派遣軍隊,並在東北地區儲存作戰物資的行動上馬上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這是戰爭的氣息,戰爭在臨近。

“聽說近期帝國在東北的利益遭到了中國人的挑戰,這是怎麼回事?”大正天皇在御前會議上對下面的大臣們問道。

“陛下,西北政fu已經崛起了,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當前的利益。在對俄戰爭後,他們已經將目光從西域瞄準滿洲,正試圖將大日本帝國的勢力從滿洲徹底驅逐。”日本首相山本權兵衛對大正天皇稟告道。

一旁的陸軍元老山縣有朋這時說道:“陛下,這個觀點有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