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加快建造速度,商船訂單可以推掉一些。”沈凝雲指示道:“我們不能讓日本海軍死灰復燃。另外,航母方面研究得如何了?”

“金剛號被我們改造成航母后,並不是很好用,本身金剛號設計上存在一定問題。雖然起降方面存在一些不方便,但是飛機在海戰中的戰鬥力卻是非常強大,屬下建議還是建造新的船體,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相信可以造出合格的航空母艦。”

“那就造,先造個五艘,航母具備戰鬥力後,海軍戰列艦可以考慮取消副炮。”沈凝雲指示道。

副炮在傳統海戰中是需要的,因為這時候是接觸性的海戰,敵方的小型船隻可能會衝上來,需要副炮抵擋。

而具備了航母之後,海戰變成了超視距作戰,雙方都未接觸,對面的小型艦艇就算衝過來,兩下就會被解決掉,因此不需要副炮了。

取而代之的是高射炮、機槍,用來防空用的。同時安裝一些反潛的武器,攜帶一些深水炸彈、聲納什麼的。

“另外今年立即對潛艇部隊進行擴編,我們要有一支150艘甚至是200艘的潛艇部隊。只要我們的潛艇部隊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日本就完蛋了。”

林瑞陽說道:“不過前提是我們要對日本進行無限制潛艇戰。”

“這個不是問題,一旦撕破臉,不管是英法還是美國的商船,一律都擊沉它。”沈凝雲堅決的說道。

“如果我們展開無限制潛艇戰,日本工業基本上也就癱瘓了。而且對朝鮮和臺灣,也都將失去控制。”林瑞陽點頭道,沈凝雲笑道:“如果再放遠點看,只要我們潛艇部隊達到一定規模,甚至是拿下整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都不是問題。”

林瑞陽他們楞了楞,隨即看著地圖思索起來。

確實,東南亞各殖民地都掌控在歐美手中,那麼歐美如果要增援這些地區,軍隊就算是過來了,還要有大量的商船運輸作戰物資過來。

本來從歐美到東南亞就夠遙遠的了,如果有個幾百艘潛艇,直接把這些商船給轟進海底,那歐美根本沒法打。

澳大利亞也是如此,這個時代的澳大利亞工業落後,是一個原材料生產地,人口也只有不到一千萬,戰爭潛力非常低。

如果沒有歐美的物資和人員的支援,打下澳大利亞非常輕鬆。

“歐洲戰爭結束後,與歐美撕破臉的時間不會太長了,海軍必須具備更強大的實力,甚至要能抵擋各國海軍的聯合敵對。”沈凝雲說道:“所以我們明年先造5艘航空母艦,如果效果不錯,後年再造5艘。”

第219章 中日海軍競賽

杭州灣,此時這裡已經大變了模樣,沿岸到處都是造船臺和船塢,船塢建造工人正在酷熱的太陽底下揮灑著汗水,到處都是電焊的聲音和刺眼的亮光。{請在百度搜尋哈,首發全文字閱讀}

重型裝備製造技術,財團顯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核心的水壓機、油壓機,已經突破萬噸級了,並還在繼續向更高階的層次進行技術攻關。

而此時的********,製造業也成為了最有前途的行業。技術工人、工程師,能獲得豐厚的報酬。

這樣的收入,以及良好的福利待遇,使製造業技工和工程師們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吸引了大部分優秀人才投入到了這一領域當中。

當一個國家的精英們只會炒股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基本上也就完蛋了,意味著淪為金融大鱷的羊群,可以肆意的吃掉這些羊。

而精英們投身到製造業領域,意味著不論國家就算是被打爛了,依舊可以迅速崛起,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3d列印、鐳射切割技術還很遙遠的這個時代,機器製造機器還不現實,因此製造業基的工業母機都是靠人切削出來的。有了工業母機後,再製造其他精密程度不需要那麼高的機器的零部件,或製造軍事裝備。

工人們在工地上忙碌著,不久之後,工地上爆發出了歡呼聲。

“第八座五萬噸級船塢完工了!”

這個訊息令人振奮,五萬噸級的大型船塢,這個工程從1914年搞到現在,整整建造了三年的時間,成功建造了八座。

其中3座位於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另外3座位於浙江杭州灣造船基地,還有2座位於福建福州馬尾造船基地。

這是財團三大造船中心。

到了1917年,********的造船能力,已經上升到了驚人的180萬噸,雖然還不如英國的200多萬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