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有了市場,市場將不斷擴大。當所有工人都有工作,並且收入足夠高的時候,市場就會極度繁榮。
榆中縣的鍊鋼爐建設,在德國工程師到來後,進入了新的階段。西北開始建造日產100噸的平爐。
相比美國的日產250噸還是有點差距的。
與湖北辦漢陽鋼鐵廠不同的是,西北集團因為沈凝雲的存在,在鍊鋼技術上毫無問題,也不像漢陽鋼鐵廠那樣,鍊鋼裝置都是全部外購。西北集團鍊鋼只購買了部分裝置,大部分裝置都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
此時漢陽鋼鐵廠已經是花了五百萬兩銀子了,但結果卻是鍊鋼爐不適合冶煉含磷量高的鐵礦石,使漢陽鋼鐵廠陷入困境。
接下來漢陽鋼鐵廠則一步步的被日本人操控,產鋼量也僅為年4萬噸。摸透平爐鋼技術則會發現,這技術實際上很簡單。在大力建設下,西北集團的鍊鋼能力這一年已經達到10。8萬噸了,成為亞洲最大的鋼鐵基地。
同年,日本八幡制鐵所的第一座高爐投產,注意,是高爐,還不是平爐。
日本辦八幡制鐵所花了1920萬日元從德國購買裝置。此時的日元,和日後的袁大頭的價值差不多,袁大頭重量比日元輕那麼一點點,也就是0。1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體上都是七錢二(26。86克),日元含銀量為90%%uff0c袁大頭的含銀量為89%%u3002
相當於花了1382。4萬兩白銀購買了鋼鐵廠的裝置,即高爐、平爐,以及那些軋鋼、鑄造方面的裝置。
這完全就是殺豬的節奏啊!
西北集團搞冶金,如今形成的10。8萬噸鋼鐵產能,也僅僅花掉了300多萬兩。而日本八幡制鐵所的產能要求是6萬噸。
而且日本缺乏鐵礦石,原本在朝鮮釜山開了鐵礦,結果沒挖多久就挖沒了,錯誤的估計了鐵礦的儲量。
總的來說,此時的日本鋼鐵剛剛闌珊起步,就像是小孩子學走路一般。對鋼鐵大規模冶煉技術很陌生,很不熟悉,德國佬不宰他們宰誰?
當然,日本有捨得花這筆錢去交學費,可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日本的八幡制鐵所的鐵礦石從哪裡來呢?自然就是從滿清開發出來的江西大治鐵礦獲取,而洋務運動紅人盛宣懷顯然這一時期與日本有所勾結,後來甚至出逃日本。歷史上日本7年內從大治鐵礦瘋狂掠奪了優質鐵礦石420萬噸。
日本的發展,實際上都是從中國身上獲取的資源。侵華戰爭也是如此,張學良丟了東北,讓日本在東北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從而才使日本發展起來。
日本這個國家,最大的短板就是資源。只要在資源上卡死掉他,就無法發展。同樣也造成了日本極度依賴外部市場。
如購買資源是不是要花錢?這就使日本沒有辦法在國際經濟蕭條時擺脫困境。因為產品賣不出去,就意味著沒有錢進口。
中國則不同,出口不景氣,大不了我也不進口,國門一關,財團搞一搞大規模投資,自己玩經濟迴圈,原材料可以自己開採,國際市場經濟蕭條,中國如果那樣搞反而能經濟繁榮。
所以日本這個國家,只要西北工業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幹掉這個小島國雖然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沒有海軍。但是,讓日本沒有能力向中國伸出安祿山之手是非常容易的。
只要日本無法從中國身上獲取到資源,那麼日本註定將無法發展壯大。
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兩個黏在一起的國家,只要一個發展起來了,另外一個就很難發展起來了。
所以沈凝雲很淡定,只要西北工業超過日本,日本就沒希望的。
不過鍊鋼方面,在五座平爐建設好之後,這一年只建設了一座日產100噸的鍊鋼爐,建設速度有所放慢。
並非是沈凝雲不想加快工業建設,而是當前西北的基礎根本玩不轉。
如果把大部分勞動力都調集去發展重工業,那麼肯定鬧饑荒。
買糧食?
到哪裡去買?
陝西老百姓也比較缺糧食,四川那邊交通不怎麼方便,有錢都玩不轉啊!
因此沈凝雲只能放慢鋼鐵建設速度,先將農業生產搞起來。等鐵路建成之後,西北就可以從海外進口糧食了。
到時候,就可以不斷的從其他省份招募移民到西北,讓更多的人口投入到基礎建設和工業建設上去。
第059章 溫水煮青蛙
這一年對於西北百姓來說,絕對是一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