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得的好日子。西北政府上臺後,將行政人員全部都換了一遍。

這些行政人員到了各地方後,對各地方進行了很多整治活動。

先是廢除雜稅、鹽稅,同時減少關津,降低了商品流通的費用。同時嚴肅理法,為百姓討公道。又丈量田畝、登名造冊,完善戶籍統計。

唯一讓西北百姓稍有議論的是,在農閒的時候,各地方政府,紛紛組建青壯勞動力,對道路、水利進行修繕。

這種徭役,主要還是集中於各村鎮。

如某村徭役,即是用於用於該村的道路、水利建設,老百姓不需要長途遷徙去幹活,不過不給糧食。當這個村子的道路、水利都修得差不多了,再調集青壯,去修建鄉鎮級的道路、水利。這時候老百姓離開自己家,則官府供給伙食。

還有一部分青壯,被調到縣裡徭役,這就離得比較遠了,因此除了給伙食外,還給一些工錢。

如果是以前的農閒時候,官府雖然是有一些徭役,但是不嚴格,大部分勞動力在農閒時都是玩掉的。

但是西北政府的徭役很嚴格,當然也可以不去。例如生病了不能去,如果是真病了那沒問題。如果是要幹什麼營生不能去也行,交一筆工錢就可以不去。但是,沒有什麼營生可乾的,又有一把力氣就絕對要去。

相當於是不勞動力發動了起來,把基礎先建設起來。

一個國家是否繁榮或強大,主要還是看這個國家能夠將勞動力利用到什麼程度,同樣也看生產力能到什麼程度,以及戰爭時能呼叫多少勞動力去從事戰爭生產。

當前西北雖然有西北集團正在普及先進生產力,但是規模不夠大,輻射力還不夠強。大部分老百姓,還是隻能用傳統生產力進行生產。

這個時候,只能從勞動力利用率上想辦法,讓老百姓幹更多的活,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基礎。

等日後先進勞動力普及了,這種徭役制度也就可以廢除了。

此時中國經過滿清近三百年的統治,變得落後愚昧,現在唯一能夠讓國家快速發展起來的辦法只有一個——勤勞!

如果不勤勞,就算生產力發展速度再快,也很難發揮生產力的效果。

想想後世的中國,開國後建設工業體系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勤勞,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與天鬥與地斗的精神。

不過西北政府現在貌似,呃!貌似是資本主義路線,因此要發動人民群眾,只能用徭役了。

而且徭役建設的不再是古代那種城牆、護城河、長城之類的玩意,而是大修道路和水利,這本身也就是讓老百姓為自己做事。

有了良好的水利,農業生產就能順利。有了道路,糧食等農產品才能賣出去。

這一年夏收,西北迎來了一次豐收,河西走廊的糧食出產比之前增長了一倍,這主要是畜力的普及以及土地開墾導致耕種面積增加的原因。

隴南與渭水河谷的小麥也獲得了豐收。

這次夏收基本保障了西北糧食供應,這些糧食豐收後,西北集團的糧行控制了大部分商品糧的加工和銷售。

加工方面,基本上都用上了蒸汽機。

“這次夏收,基本上也穩定了西北民心,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改革了。”負責監管行政的沈進文對張奎發建議道。

“按我說,年初就可以進行改革了,何必等到現在。”張奎發不以為然的說道,沈進文說道:“戊戌年光緒主持變法,就是因為太過心急,所以才導致失敗。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和風細雨,才能將那些舊有的阻礙力量消磨掉。”

“反正怎麼改革,你自己看著辦。”張奎發對沈進文說道,他基本上不管行政,只管軍事上的問題。

沈進文點了點頭,隨即開始主持進一步的改革。

這次改革,即是對農業稅的改革。

之前是減稅,這一次是增稅,同時也是減租。

那些地主大量兼併土地,每年不用做事,腳翹起來就可以收租子,平日再放放高利貸,災年再囤貨居奇一下,就越做越大,控制的土地也越來越多。

直接沒收這些地主的土地,又不太妥當,這可能會引起全國的地主階級的對立。

因此西北政府決定強制性減租,即土地租給佃農,一年一畝地佃租不得高於40斤糧食,或3錢銀子。

從而保障佃農的利益。

同時規定,民間貸款,利率高於6%%u5c5e於高利貸,是非法行為。一方面讓西北銀行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