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之後,也忍不住會寫上一兩篇駁斥,然後透過不同的報社刊登出去和對方隔空辯論辯論,有了劉芾這位總統的參與,各國的評論員和政要們都來了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面版從1932年春天提前爆發了。

這場報紙互噴大戰的主題從最開始討論的劉芾獨裁、血腥統治問題,很快就引申出了無數個問題,而辯論的雙方也逐漸變成了3方、4方。。。直至分不出多少方了,完全就是混戰了,今天在這個問題上還是你的盟友,明天說起另一個話題,兩個人就又成了死敵。

都說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可是真要遇到關係自身利益的事情,能有幾個人會做到這兩條啊。從這次報紙大論戰中就可以看出來,絕大部分人都是在為了自己或者某個集團的利益在爭論,真正能夠站在世界人民角度看問題的,一個都沒有。劉芾在論戰初期也加入了這個戰團,後來戰爭規模一再擴大,討論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劉芾實在是沒精力和那些專業的噴子們去互噴了,乾脆就停止了發表評論文章。但是這時候誰還顧得上劉芾是誰啊,大家都噴出火氣來了,早就把這件事情的起因給忘光了,完全就是為了噴而噴了。

在這場戰爭中,唯一的勝利者就是那些報社了,他們的報紙由於這場歷時幾個月的論戰而一再增發,原來的週刊變成了日刊,原來的日刊現在每天再加刊。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人給假設一套伺服器然後通上網路,搞一個論壇啥的,估計每天訪問量得上幾億。

除了文學水平和政治水平不夠之外,劉芾退出了這場論戰的主要願意還是時間不夠用了,本來每天除了日常的一些檔案需要審閱,再去找個研究所看看,還能剩2小時看看報紙,不過一個突如其來的申請把劉芾這種悠閒的日子打破了,位於蘇拉威西島上的那個“45”研究所申請建立一座小型的核反應堆。

這份申請是透過內務部的特別渠道遞上來的,屬於極度機密,當劉芾看到檔案上面的代號45時,就知道有大事情要發生了。但是當看到45研究所居然要申請建造一座小型的核反應堆之後,劉芾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看來這些科學家們有進展了。

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情,劉芾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位於蘇拉威西島上的45研究所,第一時間聽取了研究所對於核能研究的最新進展。

聯邦有規模有計劃的核能研究起步的非常早,早在1900年劉芾剛剛控制檯灣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核能研究所,不過那時候只有10多個研究員和一些簡陋的裝置。

而後這個極度保密的單位有曾經有過2次壯大和發展。第一次就是在聯邦佔領了原法屬印度支那後,在1915年這個核能研究所被搬遷到了越南北部和寮國交界的深山裡,並正式命名為“45”研究所,這個名字只有一個意義,當年劉芾整整45歲。

這一次研究所的規模隨著搬遷擴大了很多倍,當時劉芾動用了所有的關係,從歐洲和美國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研究裝置,並用各種手段,弄來了幾十位歐洲各國的核物理方面的專家,再加上原來研究所裡的研究員們,組成了近百人的研究隊伍,並單獨配備了一支部隊用於防禦保密,正式番號為“聯邦國防部傳染病預防處理部隊”。

第二次搬家是在1918年,為了更安全更保密,這個45研究所被整體遷移到了蘇拉威西島南部的一個小島穆納島上,並在哪裡修建了深達百米的地下建築,還特意配備了小型火力發電廠和水處理設施,自此之後,這個45研究所就從聯邦消失了,只有一個“傳染病預防處理部隊”孤零零的駐守在蘇拉威西島南部。(未完待續。。)

第六十八章 絕密單位

既然是極度機密,劉芾也就不好經常跑過去看看,只能透過特殊通訊方式來相互聯絡。雖然本人不能到位,但是一切物資保證和後勤保障都會在第一時間裡按時送到,無論是從科研人員的個人待遇上還是科研裝置裝備上,這個45研究所可以說是聯邦國內科研單位裡待遇最高的,放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

劉芾之所以對核研究專案這麼用心,主要是他很清楚,當南海聯邦的潛艇、航母和飛機這些跨時代的武器被對手研究透徹之後,自己就再也沒有更多可以完全壓制其他國家的武器可以發明了。而且在未來的戰爭中,聯邦的武力打敗一場戰鬥、一場戰役甚至一場戰爭都能夠做到,但是在打敗一個國家,尤其是像美國這種幅員遼闊,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而像美國這種國家,已經在後世中很好的為全世界演繹了它的戰爭潛力,當年r本人一舉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