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況且三代之治原本什麼模樣,史冊上也多為推斷。而按照儒家標準觀點,堯舜禹三位帝王,的確曾經跟著百姓一起下地幹活,捨己為人,不計付出。卻從沒說過要把百姓分為士農工商,區別對待的話。更沒說過官員和讀書人,就應該地位高高在上。

所以再三品味之後,劉伯溫居然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而朱重九卻被剛才他自己的歪理邪說徹底激發了天性中的執拗,笑了笑,大聲補充道:“伯溫今日勸朱某,效仿當初漢高祖,約法三章,為大漢百法之祖。可朱某的以為,約法三章,還是太繁雜了些。我淮揚若是定立開國之祖法,其實一條就已經足夠了!”

深深吸了口氣,他目光迅速掃過所有驚愕的面孔。十根手指在腰間緩緩握緊成拳,“蒼天之下,人人生而平等!這就是朱某與各位,與天下百姓的約法。若立國,則萬世不易!”

注1: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馮嫌孟嘗君給自己的待遇差,就彈劍作歌,準備辭行。

注2:燕王待樂毅,信陵君待侯嬴,這兩個例子,都是古代禮賢下士的典範。所以被厚待者,都以國士報之。

注3:裡邊的話,都引用於古聖先賢語錄。被朱重九引申,發揮,肆意曲解。他學問底子差,大夥勿笑。

第五章 漸近線

第五章漸近線(上)

“蒼天之下,人人生而平等!”此話一出,滿堂寂靜無聲。

在這之前,朱重九也曾經提出過“四民平等、人無高低貴賤”等主張,但那都可以被視作他個人受彌勒教影響而生成的一種執念,或者其個人有感於當初做屠戶時被欺凌的遭遇,而產生的一種本能感觸。誰都沒想將這種執念在淮揚大總管府的日常執行中貫徹到底,更沒有人會試著將其上升到《周禮》和《約法三章》的高度,成為整個淮揚系將來的立國之本!

然而,朱重九今天在情急之下,卻將“蒼天之下,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當眾正式提了出來。並且聲言要以此為他與天下萬民的約法,成為將來國家的萬法之母。這就徹底打碎了大夥心中的各種期盼和幻想。而淮揚大總管今後的各項政令律例,也必將以此約為起點!所有與其有相悖之處的,恐怕都不得不做出修改。

但是,大夥震驚歸震驚,卻誰也對朱重九本人恨不起來。

畢竟是朱重九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強行逼迫大夥接受他的觀點。事實上,此人雖然一直主張四民平等,一直“重小民而慢士大夫”,然而在選拔賢能時,卻總是給予讀書人最多的機會和最大的禮遇。

並且按照目前淮揚大總管府的運作方式,士紳和莊主堡主們,也是獲利最大的那批人。只要他們不刻意跟大總管府對著幹,他們甚至比原來在蒙元治下,更容易賺取十倍,乃至百倍的鉅額回報。

此外,以往淮揚大總管府所施行的各項律例和政令,有部份模仿於兩宋,有部分生搬於其他紅巾友軍,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照抄於蒙元。朱重九對其也沒有太多牴觸。只要下面人能說明採用的理由,並且證實其的確有施行的必要性,就會立刻用印放行。

君臣之間,幾乎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不管各自心裡頭的想法是什麼,只要對大總管府發展有利的事情,就可以去做。只要能對治下軍民黎庶有好處的政令,就可以去推行。

然而,就在今天,就在剛才短短半個時辰內,卻有一個妄人忽然跳出來,將以上種種默契和妥協,徹底打了個粉碎!試問,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大夥到底應該恨誰?

當即,無論是堅定的儒家門徒,還是堅定的法家弟子,甚至還有黃老歪、焦玉這種朱重九的鐵桿追隨者,都將憤怒地目光看向了劉伯溫。恨不得立刻將他立刻推出門去,五馬分屍。以恢復整個大宗府原來的那種上下和睦,其樂融融的美好氛圍。

劉伯溫自己,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要做魏徵,要做朱重九的正身之鏡,要以國士之禮回報朱重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就不在乎粉身碎骨!

只見他從最初的震驚當中緩過神來之後,就迅速深深地吸了幾口氣。隨即無視周圍憤怒或者不解的目光,再度衝著朱重九躬身施禮,“多謝主公明言,令劉某茅塞頓開。蒼天之下,人人生而平等!甚妙,甚妙。微臣聞主公富可敵國,微臣請主公與微臣平分之!”

“嗯!”氣歸氣,幾個心思爽直的武將,如胡大海、伊萬諾夫等,差一點兒就當場笑出了聲音。人人平等,好啊,你家的錢先分我一半兒。否則,憑什麼你那麼有錢,我卻一天到晚吃糠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