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華胥句芒氏在內,諸夏首領已經垂垂老矣,新一代的人才中,除已經接掌玄女部族首領之女媧氏④外,華胥伏羲氏⑤亦有天縱之才。
十七歲,伏羲氏發明魚網、舟船。十八歲遊歷天下,於昆夷處習得弓馬教習族人。同年,句芒氏禪位伏羲,退而輔之。
兩年後,伏羲氏年方二十。是年,水神共工氏廣邀天下各部,於恆山朝陽穀論恆,共論宇宙洪荒。春神句芒偕伏羲共赴恆山,言明禪位伏羲之事。然眾神見伏羲面白無鬚,皆不以為然,恥笑華胥無人。至論恆,眾神皆言天地奧妙之不可知,獨伏羲冷笑不語。共工氏怒問緣由。伏羲氏以陰陽之數、日月之法辯之,一時間舉座皆驚,方明句芒禪讓之意。
次年夏。天下共主火神祝融氏⑥于衡山主峰召集眾神論衡,商討治理天下之方略。伏羲氏示之以太極陰陽圖、曉之以天下不易之理。眾神拜服,祝融氏萌生禪讓天下之意,然伏羲推辭不受,徑直取道返回岱宗。
同年秋,紅山漱玉峰之主、玄女部首領女媧氏隻身拜會華胥。伏羲見女媧玄衣黃裳、眉目含睇,又覺與之年紀相若不覺中為之傾倒。相處十餘日後,兩人感情彌深,從洪荒縱論到太極易理到取麻織衣,兩人相互傾慕卻又各懷心情只言不提。
惜別之日,玄女提及火神禪位之意。伏羲氏微笑,示之以瑟,調以《駕辯》一曲。女媧氏會其意,徑直取道衡山回見祝融,具言伏羲氏弦外之音。
火神大喜。次年春,天下各部會盟岱宗之巔,祝融氏禪位天下。伏羲、女媧二人在諸夏見證之下共偕連理,玄女、華胥兩部從此合而為一。
春去秋來,此後的數年間,中土世界開始有了農耕,葛、麻織物已經完全取代獸皮、樹葉,而春神句芒與有蟜神農氏也於日常採集中發現草藥,開始為族人治病療傷。
當時,大河流域氣候溫潤土地肥沃,一人耕可食三人,然而制約農耕的最大因素在於播種的時機是否相宜,於是,伏羲、女媧氏開始於東海之濱觀測天象,以陰陽之數,日月之法為天紀曆。三十歲那年,伏羲以天象為憑,創造發明並開始推行甲歷。
自此,中土世界開始進入刀耕火種的農耕時代。
與此同時,在對宇宙及靈性的探索之中,伏羲氏從太極陰陽圖中推演出四象、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等曠世之作。他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兩儀乃萬物之本,靈性之源,盈天地間只一大生!
然而,後天的神性總使靈性在一段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理智地在和諧中共生,自然的神性卻使靈性在一段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優勝劣汰不斷演進。宇宙間是沒有永無休止的衝突,卻也沒有絕對的和諧!換而言之,和諧之後,又生極變!
就在伏羲三十九歲那年的一個暗夜,幽明之星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從天外飛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之後,幽明星炸成無數碎片。傳說,原本星月無光的暗夜陡然燃起無數“太陽”,烤得天地猶如洪爐一般⑦……”
幽明星的直接撞擊⑧在中土世界引發大庭有巢氏以來規模最為廣大、歷時最長的地震、山火及洪水。突如其來的海嘯及大河的接連氾濫致使尚處於襁褓時代的中土文明幾乎在一夜間滄桑凋零。
華胥、玄女兩部在幽明星墜落引發的海嘯中首當其衝,在極度恐懼和混亂中,女媧氏帶領劫後餘生者流離於岱宗之山,伏羲氏則與手下項氏隨幽明之星隕落方向而去,輾轉遁入太寒一域不知所蹤。
此時,水神共工氏奉女媧之命治理洪水,神農氏則受命遷往內地尋找治病救命的靈藥。
兩年後,洪水逐漸退去,但蔽日遮天的塵埃依舊瀰漫在中土上空。原本生機勃發的植被已經枯萎,太寒之山更是寒氣繚繞,冰川開始捲土重來並以太寒為中心迅速向四方曼延。
次年夏,紅山漱玉峰凍結、恆山凍結!
同年秋,大河斷流冰封,岱宗凍結!
第三年,冰川開始逼近大江。此時的江北已經是萬里封凍,偶爾踽踽其間的只有一些只在傳說中出現過的洪荒猛獸……
正當諸夏眾神齊聚衡山,拿不出任何主意的時候,隨伏羲一同失蹤的項氏突然出現在眾神面前。他帶去伏羲臨死前抱著的一塊隕石,還有就是他的遺言“深潭旋渦,自右向左;六九之數,太寒將出!”
這話是什麼意思?
誰也無法參悟遺言中所隱含的玄機,連春神句芒、水神共工、玄女女媧、有蟜神農氏、大庭有巢氏及火神祝融也不能例外,經過一翻辯論之後,眾神決定帶領天下各部聯袂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