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臉龐,半晌說不出話來。
不過,日高好像並未留意我的失神,他叫初美去泡咖啡,然後就領著我進入工作室裡。
我本以為他會馬上談論有關作品的事,不過他遲遲未進入主題。他談起最近發生的社會
案件,一味詢問我教師工作的情形,就連初美送來咖啡之後,他還繼續扯著不相干的話題。
終於我忍不住問了:“對了,我那本小說怎樣?如果不好的話,希望你能老實告訴我。
”
他總算收起嘻皮笑臉,告訴我他的想法:“我覺得不錯,不過題目定得不是很恰當。”
“你的意思是……不是很壞,但也沒有很好,是嗎?”
“嗯,老實講,是這樣沒錯,我感覺不出有任何吸引讀者的特點。打個比方說好了,就
好像材料不錯,但烹調的方法錯了。”
“具體來說,到底哪裡不好?”
“嗯,應該是人物缺乏魅力吧?不過這應該歸咎於故事太複雜了?”
“你的意思是整體的格局太小了?”
“好像是吧。”接著他繼續說道,“不過就一個業餘作家而言,這樣算是很不錯的了。
文筆還說的過去,起承轉合也有了,就是缺乏專業作品的魅力,如果只是故事好看的話,是
無法成為商品的。”
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這樣的評價還是覺得失望。如果真有明顯的缺點,將它修
正過來也就算了,可是“好看卻缺乏魅力”的評語,教我無從改起。換個說法,那就是“天
生缺乏才能”的意思。
“那我保留這個題目,換個方式來寫會比較好吧?”我並不氣餒,試著談論今後的寫作
方針。
然而,日高搖了搖頭:“一直執著在一個題目上不好,你就忘了那個煙火師傅吧。如果
不這麼做的話,恐怕難有進步,我勸你還是寫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他的建議聽來還蠻有道理的。
於是我問他,如果寫好了其他故事,可不可以請他再幫我看?他回答非常樂意。
之後,我就馬上著手下一部作品。然而,實際上進行得並不順利。我的第一本書是在心
無旁騖的情況下寫的,可是寫第二本的時候,我變得特別吹毛求疵,有時光是斟酌一個詞語
用法,也會讓我坐在書桌前耗上一個小時。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我開始意識到讀者的存在。
最初的作品並不是以供人閱讀為目的而寫的,可是這次的作品卻有了日高這麼一位讀者。對
於這件事,我好像神經質了一點。後來我也體會到,太在意讀者不是一件好事,或許這就是
專業和業餘的差別?
第二本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難產了,不過在此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