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了一大盒茶葉送給王仝。那人一路上始終納悶:處州又不缺茶葉,大老遠的帶什麼茶葉?而且,也沒這麼重呵?開啟一看,嗬,原來茶葉裡藏著二百兩銀子!那人先是一驚,跟著也就笑了:人無橫財不發!這二百兩該著屬我!明說帶的是茶葉,就是查,也沒法兒說出口去!何況,山長水遠,連查都不可能查呢!

王仝收到茶葉,料定裡面一定有夾帶:“茶葉裡面肯定有銀兩!要不,千里迢迢,帶的哪門子茶葉?處州的茶葉,只怕比吉州還要好呢!”

可開啟一看,只有茶葉!王仝“噌”的一下,火就上來了,大罵道:“這個忘恩負義的混賬東西!我要他幫襯些盤纏,他不但不給,還帶一盒茶葉來消遣我!真正氣死我了!”

到朝廷來人拿他對質,發現他當初舉薦的只是餘希古,並非餘靖,也就不打算再過問了,只撫慰他說:“既然您相與的只是餘希古,並不是餘靖,這事也就了了。給您添麻煩了!您可以回去了!”

王仝如果不說話,這事也就一了百了了。可他咽不下那一口氣去!當即駁道:“這餘靖就是餘希古,頂頂不是個東西!當初是我瞎了眼,才相與了他這麼個東西!”

“是這樣?您說說詳情。”辦案的吃了一驚,轉而問起真相來了。

王仝便將餘靖如何遷居改名的事,知道不知道的,添油加醋說了一遍。果然是改了名,異地報考中的進士!這罪名可就大了!

大宋遺事 第十九回(5)

原來大宋朝,舉人也從來都是按地方考試、推薦的,各地方的舉薦人數都有明文規定,不準超額。參試人員只能按籍貫,在戶籍所在地報名參考。連京官的子弟,即使跟著父兄在汴梁讀書、生活,沒有皇上特批,到考舉人時也得趕回原籍報名參試。異地改名報考,至少也是個目無王法,欺君罔上的罪。加上先在韶州捱過的板子,兩罪並罰,餘靖實在罪不容赦了!

報到朝廷,一干人如獲至寶。右正言、知制誥、知州等所有的頭銜一概抹掉了,降為將作少監,分司南京,許他在老家曲江居住。實際上,就是掛職閒居了。

連餘靖也徹底收拾了,朝廷大抵就再沒什麼可收拾的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宋遺事 第二十回(1)

挽新政樂伎當筵歌

來後人籤判初入仕

韓琦到揚州的第三天,州里就為他擺酒接風了。

大堂上滿滿排了十幾桌,全州大小官員與知名士紳,該來的差不多都來了。主事官員正要宣佈開席,打門外卻急匆匆地走進一個人來。

門吏通報道:“籤書淮南判官王安石王大人到。”

韓琦抬頭一看,見是一個年輕人,不過二十來歲,戴著幞頭,穿一領青衫;中等偏高的個子,略略有點兒胖,有點兒黑,多少顯著些倦意。

韓琦有些不以為然:一州的人都到了,連我這個知州都到了,他卻姍姍來遲!還不知道又在哪兒荒唐了呢?

可再看看他,雖然步子走得急,人卻一點兒也不慌張,臉上也看不出有什麼歉意。一雙眼睛黑得透亮,像一潭秋水,像一柄利劍,深邃而又專注,讓人一見就永遠難以忘懷。此刻,他只平視著前面,像是走在曠野之中。由這雙眼睛,韓琦才重新發現了他的面容:略有些圓,但輪廓卻相當分明,線條繃得頗緊。乍看上去,似乎有些狷氣。可稍一細看,卻又有一股壓抑不住的瀟灑飄逸之氣四處飛揚,讓你知道那繃緊的原來不過是一種堅毅沉著,與多少含著迂腐、偏執的狷氣,並不相干。

韓琦自己方面闊耳,魁梧高大,很有威儀,看見、接觸的王侯將相也很有一些了,但還是吃了一驚。這個年輕人的儀態風度,與他及他所見的人都不同,它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至於這東西究竟是什麼,根本沒法兒用言語表達出來,只是直覺地讓人吃驚,顛倒而已。

韓琦突然有些不自在起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這只是一剎那間的事,很快就煙消雲散了。主事的已經宣佈開席,韓琦得忙著應付席面了。

樂伎們開始奏樂,歌舞。

一陣喧鬧之後,一個歌伎嫋嫋婷婷地走出隊伍,就著板腔與簫笛琴箏,開口唱道:

堂上花燈萬盞明,笙歌鼎沸喜盈盈。迎來送往尋常事,今日新官有令名。

長袖蹁躚舞影輕,低眉斂衽復為情。一年新政逗秋雨,惟願使君事事亨!

這種場合的歌舞,不過專揀一些吉利話應付場面而已,唱的聽的,都不會往心裡去。起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