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要不,就將你作為謎底抖落出來!可英宗,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

他也親自問過太后:“母后,您說的那一兩個大臣,到底是誰呵?”

太后回答:“事情都過去了,皇兒還問他幹什麼?我也不知道是誰,拿到奏章我就燒了。”

大宋遺事 第五十三回(4)

這種回答,自然難叫英宗冰釋疑團,倒叫他更不放心了。到親政,他就開始認真追查了。

慈壽宮方面仍然守口如瓶,沒有一點兒訊息。可漸漸就風傳一個名字了,就是蔡襄哪!

究竟蔡襄有沒有做過?只有他自己知道。按常理哪,當窮家得罪了人,人家趁機潑你一頭髒水,倒也一點不費勁!不管怎麼樣,結果都是一樣的:滿腹狐疑的英宗,信了!這不奇怪。事關皇權,皇上照例總是如此:寧肯錯做,不肯錯過。

英宗問韓琦:“相公,三司使蔡襄蔡大人,怎麼樣哪?”

韓琦不知道皇上什麼意思,答道:“還好吧,沒聽說他有什麼問題。”

英宗又問歐陽修:“歐陽大人,您說說,蔡襄這個人怎麼樣?為人處世如何?”

歐陽修想都沒想,就回道:“皇上問蔡襄?他人如其字:端嚴溫厚,平和蘊藉,一絲不苟。”

英宗微微一笑:“是嗎?字倒是好的,尤其是楷書,您這句話可謂當之無愧。”

問的幾個既然都愚笨不懂聖心,英宗只好設法找茬兒了。

恰好趕上蔡襄請假,英宗臉色一變,厲聲問道:“天下錢糧財政全歸三司掌握,事繁任重,蔡襄三天兩頭請假,十天倒有四五天不上班,這怎麼行?中書為什麼不考慮另換一個人?”

韓琦回道:“回聖上,三司辦事並沒有什麼疏失,不好撤的。一時也難找到一個資歷、能力與蔡襄相當的人代替他。”

歐陽修也幫著說道:“皇上,蔡襄有個八十多歲的母親需要照顧。他也只是上殿起居時才請一會兒假,一到太陽出了,三司使的班還是上的,從來沒有誤過事!”

這之後,說到三司的事情,英宗又很擺過幾次臉色,給兩府大臣們看。可他們不是裝傻,就是心裡另有想法,還是無動於衷。英宗實在沒轍,乾脆直接出面干預了。

邊報西夏又要興事,糧草等需要及早準備,連堂皇的藉口也有了。英宗發話了:“三司的事,朕已經跟你們講過多次,怎麼就是不聽?眼看西邊有事,糧草軍需亟待準備,三司使必須立即換人應付一切。”

皇上既這麼說了,誰還敢再打馬虎眼?韓琦只好奏道:“皇上聖明,臣等愚拙,不能體察聖心。是否等蔡襄自己提出要求,中書再將他調移別處,也好給他留點餘地?”

皇上這才點頭微笑了。

到定下蔡襄調離三司,大家才隱約知道了原委。韓琦當時就領著曾公亮、歐陽修一行,進了延和殿。

英宗正準備退朝,見他們幾個又進來了,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問道:“幾位愛卿這會兒又進來,是有什麼事嗎?”

韓琦開門見山:“皇上,外間盛傳蔡襄這次落職,是因為上書反對先帝過繼皇上,有這事嗎?”

英宗道:“有。”

“皇上親自看到他的奏章了?”韓琦又問。

“那倒沒有。可朕早就聽說這件事了。”英宗也不隱瞞。

“如果只是聽說,事情就有些曖昧。究竟是真是假,還請聖上仔細審察。冤枉一個蔡襄不要緊,怕的是小人得志,肆無忌憚,今後好人就很難在朝中立足了。”韓琦勸道。

曾公亮也幫腔說:“韓大人說的有理。京城從來喜歡飛短流長,造謠生事。前世用這種手段陷害忠良,不僅危害大臣,也危及國家的事,不是沒發生過!”

歐陽修問皇上:“這事兒陛下也相信嗎?”

英宗卻反問他:“朕雖沒有親眼看見文字,誰能保證就一定沒這事兒?”

這話雖然不啻封口,可歐陽修還是排解道:“造謠誹謗,一般總是無跡可查。就是有跡可查,也需要仔細辨別。先帝在世的時候,夏竦讓小妾學石介字型,偽造石介替富弼草詔廢立大事,全虧先帝聖明,才保住了富弼。這是聖上知道的。還有我自己的事。”說完富弼,歐陽修又開始現身說法:“至和初年,朝廷要我去吏部判流內銓,也是小人偽造文字,誣我上書請求淘汰宦官,到任不過六天就要調我去同州。也是先帝聖明,知道有假,將我留了下來,直到現在。不是先帝聖明,洞幽燭微,微臣這會兒還不知道在哪兒呢!這事皇上也不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