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中國進行立憲考察的代表團最終還是在1905年12月前往日本、英國、美國、德國與法國,8個月後返回,13位老紳士(年紀最大的82歲)起草了政治報告,所有的成員都對外語一竅不通。不管怎樣,慈禧決定從1906年開始著手立憲改革,1908年時,朝廷還宣佈了為期9年的預備立憲計劃,準備將於1909年召開各省的立憲會議,1910年召開全國立憲會議,而國會將於1917年召開。偉大計劃的制定者們多少相信,既然日本用9年的時間(1881年~1890年)完成了立憲,中國為什麼不可以?

紫禁城內的“新政”

歷史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清朝的危機自1840年始,然後一路狂奔到1911年革命的發生。事實上,這其間尚有“同治中興”,在一個短暫的時期內,它甚至使清帝國恢復了某種信心;而發生在1898年的“百日維新”,或許也並非如一些歷史學家所說的“必然失敗”,如果康有為再增加些政治技巧,如果沒有盛傳將邀請伊藤博文參與變法,它即使無法獲得明治維新式的成功,也至少應會持續更長的時間。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脆弱的新政(2)

戍戌六君子的血跡已被八國聯軍帶來的新災難所覆蓋,義和團運動標誌著中國排斥外敵的最後一次悲壯努力,即使神仙相助,這些英勇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