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衰落,擁有4億人口的戰勝國中國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世界重要力量的一支。丟失了中國的美國,意味著要與以蘇聯和中國為代表的廣大區域進行鬥爭。

之後的幾十年間,不同的意識形態分別主宰著中國與美國。美國人忙於在尼克松、麥卡錫的領導下肅清共產主義影響,而中國人民則堅信“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慘烈的朝鮮戰爭極大地加劇了這種對立。對此,沒有人比費正清表達得更俏皮而有力的了——“從1950年到1971年,華盛頓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國的人還多,雖然後者離我們更近,人丁興旺,旅途也更為安全。”

再一次,因為共同的對手蘇聯,中國與美國走到一起。*先鋒尼克松在中南海見到了毛澤東,在此之前,美國的乒乓球運動員登上長城,在此之後,一個來自美國聖莫尼卡、留著披肩長髮、穿著紫色喇叭褲的小青年突然出現在北京,向周恩來問道“你對嬉皮士有何看法”。

“解凍”,蘇聯作家愛倫堡這一著名詞彙同樣適合於接下來的中國與中美關係。1979年,當*在得克薩斯州乘坐馬車、戴上牛仔帽時,中美關係再度迎來一個“蜜月期”。政策的制定是迅速的,它只取決於政治人物的能力,中美簽署了《上海聯合公報》,中國進入了聯合國,然後中美兩國正式建交;而在文化與心理層面的理解卻是緩慢與艱難的,《紐約時報》無可匹敵的政治專欄作家詹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