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樣的金融中心。

關於“中國市場的神話”再度在美國商界流行,儘管30年代初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不過億美元。像今日贈送手機一樣,當時的美國公司透過派發煤氣燈來促銷。在《圍城》中,那麼喜歡夾雜英文的花旗銀行買辦Jimmy Zhang顯然對方鴻漸的歐洲背景不以為然——還是美國貨可靠些。

富蘭克林·羅斯福1933年成為總統後,忙於應付大蕭條;直到德國入侵波蘭前,丘吉爾看來似乎要在英國政壇中消退了;斯大林在20年代的權力鬥爭中獲勝,忙於一次次的大清洗;而毛澤東,當羅斯福患上腿疾時,他仍是湖南一位擁有少量聽眾的年輕革命夢想者。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的領袖們還未開始交鋒。

美國對中國的主要擔心是怕她落入莫斯科的勢力範圍內。就像孫中山夢想著美國式的共和體制,李大釗、陳獨秀則對俄國的十月革命一往情深。更年輕的、在蘇聯受教育的革命分子博古、王明藉助共產國際的聲望,想生硬地主導一場新式工人革命。對於日本侵入中國,美國人不喜歡而且也做了相應的抗議,但是她顯然沒有慾望做任何實質努力。美國對於中國的態度,正像七·七事變時的美國駐華記者們,他們在北京飯店的頂層喝酒、跳舞,盧溝橋的槍聲讓他們惋惜——優雅的古老文明正遭受侵蝕——但僅僅少許影響了他們的心情。

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毛澤東喜歡重複的樸素外交理念,為珍珠港事件之後的中美關係做了最恰當的概括。據說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當時的重慶沉浸在一片暗暗的喜悅之中。一種流傳的說法是,面對日本不知所措的蔣介石松了一口氣——這等於是停戰宣言。

曾經的黃金年代

1941年之後的兩年是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你可以想像當時重慶的氣氛,美國駐華記者們與中國官員一片火熱,他們與四川居民一同體驗到被日軍飛機轟炸的痛苦,然後將中國人民抗戰的熱情與決心展現在美國民眾面前。羅斯福將美軍中最傑出的指揮官之一——史迪威將軍派遣來作為中國軍隊的參謀長。宋美齡1942年在參眾兩院發表了轟動一時的講演,美國政客們紛紛為這位畢業於斯理女子學院的畢業生傾倒,甚至美國總統的候選人都要跑到重慶的大學發表美國式的競選演說,彷彿中國人同樣可以參與到大選投票中。。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中國與美國:217年的理解(5)

史迪威將軍的困境,似乎正顯示出中國與美國隱藏在和諧外表下的深深裂痕。這位西點軍校最優秀的畢業生,發現中國軍隊的遊戲規則和他想像的截然不同。蔣介石強調忠誠高於效率,他關心的事情不是如何打敗日本,而是如何儲存實力以對付共產黨。

《時代》雜誌將蔣介石塑造成“自由、*鬥士”,但是史迪威將軍卻發現這位鬥士一直在阻撓他改革中國軍隊的努力,因為這種努力可能會破壞蔣的權力機構。羅斯福一心想提供美元與武器給中國,希望她拖住日本,以減輕美國的壓力,蔣卻希望利用這些美元與裝備來對付日益成長的共產黨。

當與重慶政府度過了“蜜月期”的美國記者們開始揭露國民黨的貪汙、腐化時,美國公眾開始有某種被欺騙感,這種感覺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逃往臺灣時到達了高潮。美國媒體自覺地將蔣介石描繪成信仰基督教的現代國家領袖形象,而史迪威將軍則感覺到他是一個如此縱容*、不思進取的舊國王。

儘管美國不希望中國內戰,但是在丘吉爾“鐵幕”言論的影響下,還是下意識地幫助了蔣介石打內戰。美國人用空軍運送國民黨軍隊接收主要城市,美式裝備則使國民黨官員極度自信。但是,國民黨還是打敗了。

如同洋務運動與共和制度一樣,美式訓練與裝備是浮在中國表層的漂亮的一層膜。它甚至阻礙了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力,中國基層社會是對這些外來品持有強烈的牴觸態度的。生於湖南鄉村的毛澤東比孫中山、蔣介石更知道中國的關鍵問題在農村——農業文明的習慣對於西方所代表的城市文明之間的衝突是劇烈的。土改政策比轟炸機與吉普車更有戰鬥力,佔領城市的國民黨與在農村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共產黨之間的勝負其實早已註定。

“誰丟失了中國”,這個問題在1949年後著實困擾了美國政府與部分公眾。此時的美國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領袖,就像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所說,當1939年丘吉爾向羅斯福尋求租借法案的幫助時,世界權力的中心已經由倫敦轉移到美國。而由於對日本的頑強抗擊和歐洲老牌帝國在二戰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