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金榜題名

每年冬閒,家家戶戶都要醃一缸酸菜,做幾十斤豆絲。一是防冬,二是改善飲食,即使大雪封門,長時間出不了家,也能吃上美味的食品。只是,那麼大的雪,現在已很難見到。

所謂豆絲,傳統的做法就是將洗淨的黃豆、稻穀、小麥兌水磨成漿,濾去雜質,再取“三合漿”放入鍋中,邊燒邊攤,做成一張圓圓的薄餅;然後分別將它們捲起來,切成麵條一般寬窄的小塊,曬乾就成。

三種穀物的比例,可以根據各自的物質條件和口味予以調節。不管是煮制,還是泡炒,它形如麵條,卻比麵條多了一股濃香。如果在它還是薄餅出鍋的時候,捲進鹹菜、醮上辣醬,吃起來則更有滋味。

螺絲也學著做過,可總也沒有父母攤得那麼圓,攤得那麼勻。

早上,他扛著一籮筐豆絲到後面的空地晾曬。牡丹也在。她正照看著她自家晾曬的豆絲,防止鳥兒啄食。

麻雀太多,成群結隊,一群一群的;而且精靈,這邊趕,它們飛到那邊,那邊趕,它們又飛到這邊,象與人捉迷藏一樣。好不容易趕走一群,另一群又來了。糧食緊張的年代,麻雀還真是有點麻煩。

“牡丹,這點豆絲還用照看嗎?”螺絲開起了玩笑。

“不照看,你供我吃喝呀?”牡丹反問了一句。

螺絲本來想說,“可以啊,我一生都可供你吃喝,可你願意嗎?”話到嘴邊,他又生生地嚥了回去。男人也要學會矜持。便改口道,“你馬上讀大學,當幹部,還在乎這點糧食嗎。”

“取笑誰呢?你不是也一樣嗎?”一陣寒風襲來,如同冰冷的鋼刀,能刺進人的骨子裡。牡丹打了一個寒顫,下意識地抱緊了雙肩。

“外面太冷了,你回家去吧,我順便幫你照看一下就行了。”螺絲關切地說。

“那好吧,我等一會再來。”牡丹邊說邊縮著脖子走了,或許是急著回家加件衣衫。

螺絲則想了一個辦法,找了根長長的細細的竹竿,拿在手裡晃來晃去,麻雀偷食的機率大大減少。

傍晚,雪說來就來。它漫天飛舞,飄飄灑灑,悄無聲息,越下越大。偶有呼嘯而過的北風,才會打破它的寂靜。

瑞雪兆豐年。人們祈求病蟲害都能被消滅。

雪停了。太陽出來了。陽光灑在雪上,大地散發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街北的池塘凍住了,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一群少兒歡欣雀躍起來。他們在冰上嬉戲玩耍,有的打著雪仗,有的學著溜冰,有的還踢起了毽子。誰要是滑倒了,就會引發一陣鬨堂大笑。

春天的腳步悄悄走來,春節臨近了。

各個小隊給每個農戶一一結了帳,盈餘戶都分到了錢,超支戶也預支了過年必需的現金。社員們買鞭炮、貼春聯、做新衣、辦年貨,沉浸在迎春的喜慶之中。

“嗬……!我哥考取了!我哥考取了!”大蔥的弟弟小四在街上蹦蹦跳跳地高喊著。

大蔥剛剛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即將進入省城的名牌大學,學習機械製造專業。

訊息傳開,有羨慕的、嫉妒的、漠然的,當然啦,最多的是替他高興。

大蔥激動得一晚上都沒有閤眼。他幻想著住進城市裡的高樓大廈,過富足的生活,幹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有錦繡一般的前程……。他也知道,這只是一個新的,任何時候都得勤奮努力才行。

牡丹坐不住了。她想為大蔥道聲賀,更想打聽一些有關招生的資訊。看到那份精美的、而又帶點神聖色彩的錄取通知書,她的眼睛直了,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回到家,她心裡象貓抓一樣,既眼饞,又難受,恨不得將大蔥的錄取通知書據為己有。她想大概自己已是名落孫山了吧。失意和無奈的情緒侵擾著她,讓她不得安寧。期望值過高的時候,往往被期望所覊絆,而難以自拔。

“牡丹,家裡的鹽完了,你上街去買點?”母親準備做飯了。

“不去,要去你自己去。”一向順從的牡丹竟然任起性來。

“那就莫吃飯了。”母親沒好氣地說。

“不吃就不吃。冇得鹽,你也吃不成。”牡丹又淘氣地撒起嬌來。

母親知道女兒心上有壓力,也不勉強,只好自己買去。

民間有“三十火,十五燈”的說法。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把火盆生得旺旺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直到凌晨或天亮,稱為“守歲”。如果有鄰居或親友的參與,則更為吉祥。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