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看到西方列強只是為了各自的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在中國境內尋求各種機會,並沒有要改朝換代的意思,她的心中寬慰了許多,所以,明知《辛丑條約》十分苛刻,她也命令奕劻與李鴻章完全接受了條約內容。
終於能放心回京了,慈禧宣稱:“此次劫難,多虧列祖列宗神佑,迴鑾後一定要祭祖。子孫不孝,使大清遭此塗炭,自當前往請罪。”清朝的祖陵分東西二陵,一在河北遵化縣境內,是為東陵,一在河北易縣境內,是為西陵。1902年4月(農曆的清明節),慈禧帶著光緒及諸大臣拜謁了東陵。東陵是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順治、康乾盛世時的兩位皇帝康熙和乾隆安葬之處,而且慈禧的丈夫咸豐、兒子同治的陵墓也都在此。慈禧把自己的陵墓也選在該處,已開工修建8年多了,她要趁自己在生時實地察看一下。東陵到京城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車馬一路勞頓,讓已經67歲的慈禧深感不便,當慈禧提出第二年將去西陵拜祭時,太監李連英說:“老佛爺,明春往西陵,如果想舒適一些的話,可坐火輪車前往啊。”
慈禧說:“小李子,你是討我開心還是尋我的開心?到西陵有火輪車路嗎?”
李連英早就猜透了慈禧的心理,對於慈禧對鐵路與火車的興趣,他清楚地記得慈禧的思想變化,當年英國人在京城修築一條展示性的鐵路,火車的轟鳴聲引起京城保守派官員的不滿時,是慈禧親令拆除的,後來,李鴻章讓法國商人以進獻之名,送給皇宮幾輛豪華火車車廂;在宮中讓太監纏著紅綢帶牽行時,慈禧曾對這種西洋東西有過興趣,但很快因為國家多事而冷淡下去,甲午之戰後,諸大臣及皇族都倡導修築鐵路,光緒親政,甚至把修鐵路作為富民強國的第一條措施,慈禧也都沒有阻攔,這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給慈禧以深刻的教訓,從北京經山西到西安,儘管各地官民都給予了她許多擁戴,但逃離京城的困惑使她對許多問題不得不有重新思考。
從西安回京,一路車馬勞頓,使她苦不堪言,後來在河北保定,袁世凱讓正在趕修的盧漢鐵路為慈禧準備了一輛豪華的火車,因為當時盧漢鐵路是從南北兩個方向由湖廣總督張之洞與直隸總督袁世凱共同督修,袁世凱是全國鐵路督辦大臣。為了使慈禧對鐵路有好感,具體協調鐵路修築的盛宣懷親自到機車製造廠,對原來的火車車廂進行了改造,請來宮廷匠人,照著“吉祥如意”、“龍鳳呈祥”等圖案在車廂內雕龍刻鳳,車廂內壁襯布都換上了黃綾子,車廂內原有的座位全部拆掉,安上與宮裡一樣的寶座。從保定到京城,一路上火車的快捷讓慈禧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了火車的便利,不僅快捷,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車上解決,不必走走停停,比馬車騾車確實要舒適得多,對此,李連英是親歷親聞的。
李連英說:“從盧漢鐵路線上的新城縣高碑店往西陵不到百里,如從高碑店修一條鐵路往易縣的梁各莊,明年太后往西陵祭陵不就方便很多嗎?”
慈禧太后看了看李蓮英,心想,這奴才確實很能想主子之所想,高興地說:“小李子這主意不錯。”
李連英說:“謝老佛爺!”
慈禧一回到北京,即向諸大臣釋出上諭:“此次迴鑾,車馬猶覺繁多,供應亦復浩大,其應由如何斟酌變通,破除常格,務使輕而易舉之。著御前大臣、軍機大臣遵即會同悉心核議。”
其時,李連英已把慈禧想修新易鐵路以便明年清明往謁西陵的想法私下告訴了袁世凱和盛宣懷等人,當然,大臣們擬議的結果就是築造通往西陵的新易鐵路。新易鐵路從盧漢鐵路線上的新縣高碑店站引出,向西跨南拒馬河和易水支流,直達易州離西陵最近處的梁各莊,全長公里。
西陵比東陵規模小,位於河北省易縣梁各莊,在北京東南130公里處太行山餘脈群山環抱的平川上,其時主要有泰陵(雍正)、昌陵(嘉慶)、慕陵(道光),還有一些皇后、皇妃的陵墓。
慈禧把修築新易鐵路的事交給袁世凱督辦,這時離第二年清明只有6個月,時間非常緊迫。最初,在袁世凱看來,這麼緊期的工程必須讓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來主持,他首先想到的是英國工程師金達。金達從李鴻章時期就開始在在大清國任鐵路總工程師,成功修築了多條鐵路。
袁世凱把金達找來,請他立即動手堪測新易鐵路線,並報送經費預算,可是,清廷要修新易鐵路的計劃很快在駐京的外國使館間傳開,法國公使聽說新易鐵路聘請英國工程師金達為總工程師時,立即提出了抗議,認為新易線從高碑店引出,屬於盧漢鐵路的支線,盧漢鐵路是早在1898年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