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固了大清國的基業,然而數年前,八國聯軍入侵京城時,太后與皇上也是在此處告別京城西去的,聽說太后曾在此處留戀多時,撒淚西行。這條長城,婉延萬里,這處城關,屹立千載,見證了中華帝國數千年的興衰故事,將來還要見證子孫後代的所作所為。為此,我考慮京張鐵路經過處時,不破壞長城的整體結構,而是從山下開挖一條山洞穿過。”

張鴻誥說:“是啊,你看這長城,跨越多少崇山峻嶺,一直往前看不到盡頭,在這麼險要的地方連城牆都可以修得這麼宏偉壯觀,現在我們自己人修這條鐵路,更應該不比古人差,詹大人提出不破壞長城,這個意見我認為真是考慮周到啊。”

徐士遠說:“這麼長的長城,這麼宏偉壯觀,如果被鐵路穿過截去一段,確實從整體上破壞了長城的觀感,後人將會罵我們的,我也認為詹大人的意見好。”

詹天佑說:“現在只是初步設想,但還不是最後決定,我們繼續往前,等下次回測時,對這一帶還要復勘。”

他們繼續往張家口方向測堪。經懷來、狼山村山谷、土木堡、沙城小屯村、雞鳴驛、響水堡、泥河子村、一直到達宣化。過了八達嶺之後,雖然也有不少山路,但地勢總的來看,沒有關溝一帶那麼艱險,所以,測勘也相對順利一些。

在土木堡,詹天佑對兩位學員說:“你們不要看這個地方是個小地方,在歷史上可發生過一件大事啊。”

張鴻誥說:“是嗎?這裡這麼荒涼,確實看不出來。”

詹天佑說:“其實在京城四周,每一個地方都見證著一段歷史,這土木堡啊,想起來讓國人傷心呢。那是明正統年間,北方蒙古的韃靼部,有一個叫也先的部落首領,以進貢之名向大明朝廷索要銀錢,未能如願,藉機發動判亂。結果明英宗在太監王鎮等人的挾持下御駕親征,被也先軍隊打敗,逃到土木堡,在土木堡被也先軍隊抓獲。中國的皇帝被人抓獲這可是一件大事啊,結果也先扣壓英宗好長時間,作為向大明朝廷討價還價的砝碼,可是當時北京城裡的朝官們為了不讓也先計謀得逞,就立了英宗的弟弟為景帝,這也先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他得知大明朝臣各懷私心時,就把英宗放回了北京,引起了景帝和英宗之間的矛盾,景帝把英宗軟禁了多年,在景帝去世後,又有人擁立英宗復位,英宗一復位就對朝臣大開殺戒,甚至著名的抗擊蒙古軍的于謙也被殺掉,從此整個大明元氣大傷,逐步走入了它的消亡時期。”

徐士遠說:“其實,這也說明了我國漫長曆史上的一些問題,那些大臣也好,皇帝也好,多是從自己的個*力與利益出發,所謂江山社稷之說,都是桌面上的話,桌底下全是私利。”

詹天佑說:“這說明,凡是不從長遠和大局考慮問題的人,最後的失敗都不是失敗於敵人的強大,而是失敗於自己的墮落啊。這種墮落,當然包括良知的失落,自信心的失落。所以,每想到這一點,我認為當年曾文正公力奏我們出洋肄業,真是大公無私,這也時刻提醒我,在用自己的技能為大清國效力的時候,一定要從專業和良心出發,做好每一件事,如果太多考慮個人得失的話,很多事真的是無法去做。”

每到一處,詹天佑時不時地與兩位學員聊些當地的典故,因而也增添了不少樂趣,詹天佑一般不對現實發表太尖刻的議論,在他看來,討論過去的事比較有趣,他有時候會覺得現實中有些事情看不清,說不明,因而還是不講為好。但他對每一件事情的言詞無不透露出他對現實的思考。

1905年5月29日,在宣化縣,詹天佑遇到了大風沙天氣,天空漫天飛沙,眼前一片迷茫,根本看不到東西,他與學員們不得不停下來。以前在修築津盧鐵路時,詹天佑雖然也偶然碰到風沙天氣,但沒有這麼大,這麼兇,這是詹天佑和徐士遠、張鴻誥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風沙天氣。一路走來,都是風景宜人,現在突遇這種天氣,當然是他們沒有想到的。他們不得不折服於大自然的威力,全力護著標杆、經緯儀等堪測裝置。或許這一場出人意外的風沙也昭示著他們將來修建京張鐵路或者還會有許多難予預想的困難。風沙之後,接著又是小雨,雨水中還混著一些沙塵,落在他們身上,真是狼狽不堪。好在宣化附近的地勢相對平緩,在雨停之後,他們繼續開工。

出宣化,經石壑子,5月31日(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廿八日)到達張家口,打下最後一個測量站的標示木樁——第235號測量站。這樣初步完成了從北京豐臺到張家口全部線路的勘測。

張家口地處京、晉、蒙交界處,東臨京城、西連山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