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說:“多謝你!莫里遜博士。”
莫里遜說:“其實我在遠東走訪過很多地方,我對大清國人的忠誠品格有好感,對日本人的慮偽和姦詐很反感。不過,我覺得大清國的人,不管是你們的太后、皇上或都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是要樹立自己的信心,這一點,日本人比你們強。”
詹天說:“多謝您的指教。”
莫里遜說:“作為大英帝國的臣民,我應該遵守日本與英國的聯盟條約精神,支援日本人參與京張鐵路,但我實在看不慣日本人的貪得無厭,故我希望你們要對日本人多一個心眼,要從每一個細節上提防日本人對你們國家的侵害。據我的經驗,日本人是非常重視國家交往中的每一個細節的,有時候,你們大清國就是輸在細節上。”
詹天佑:“我們大清國有一句古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今天的話對我們真是啟發很大啊。”
莫里遜走後,張鴻誥說:“這個莫里遜還是很有正義感的嘛?”
詹天佑說:“只要是有良知的人,不管是對國家的野心或個人的野心,都是能看出來的,只是有的人講出來,有的人不說而已。我在美國留學時,那裡的老師與家長也是很善良的,當時住在我們哈德福駐洋肄業局附近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先生,也是一個很典型的有正義感的西方人,當朝廷要我們提前返國時,他還與耶魯大學的校長樸德等人給我國的朝廷聯名寫信呢。西洋人中也不缺正義之士,所以當初義和團見了洋人就殺,這就有點過頭了。”
徐士遠說:“外國人有正義是好的,其實還要我們自己人爭氣啊。”
詹天佑說:“你這句話非常對,其實啊,國家積貧積弱只是一個方面,而我們的當權者和人民如何鼓起自己的勇氣,那才是最主要的。對於我們來說,當然就是要拿出最有力的測量報告來,為京張鐵路修築交上第一份滿意的答卷。”
兩位學員知道,對詹天佑來說,不管話題扯得多遠,他都會落腳到對家國的責任和手頭的工作上,詹天佑自己向來身體力行,對空談是反感的,所以他們很認真地跟著詹天佑繼續往張家口方向行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峰迴路轉(1)
一路上,詹天佑一行除了要在山嶺間來回測量外,還要向當地百姓瞭解當地人工的價錢和土地徵用的費用等專案,有時為了查證一個資料的真實性,除了問老百姓外,還要向當地的官員和紳商請教。
1905年5月21日(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十八日),詹天佑和徐士遠、張鴻誥經過青龍橋村,來到第121測量站——有“北門鎖匙”之稱的八達嶺長城關城頂上。
八達嶺長城位於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古代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臺。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衝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此處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重要的軍事關隘和京城的重要屏障。自古以來就是北京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線關城城牆,臺上四周砌垛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裡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位於八達嶺關城東門外,“居庸外鎮”關門前大道南側。為一塊高1米、長15米的天然花崗石,上刻“望京石”三字。
向下附瞰著關溝美麗的景物,抬頭放眼周圍連綿的群山,長城延著山嶺曲折伸向遠方,詹天佑撫摸著望京石,望著遠方的京城,對兩位學員說:“這是往張家口去的路上最後一處可以遠望京城的地方了,當年康熙和乾隆爺親率軍隊遠征葛爾丹判亂時,就是從此離開京城的,那時正值康乾盛世,很快平定了葛爾丹的判亂,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