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北靠蒙古草原、南接河北腹地,在古代是北方和西方通往京城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最初不叫張家口,叫堡子裡。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揮使張文在此築城堡,取名為張家堡。張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東南各開一門,東門叫“永鎮門”,南門叫“承恩門”。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叫““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後來,人們就把整座城市稱作“張家口”。清朝時期,這裡已發展成為一個人口繁盛、商業發達的北方大集市。京張鐵路以此為終點,使得京城與北方蒙古地區的聯絡更加緊密了。當時,清政府在當地設有很多官方機構,詹天佑作為袁世凱親自派來測量鐵路線的工程師,又是選用道員身份,按照當時的官場規矩,他先後拜訪了當地眾多官員,包括都統溥仲魯、副都統魁神福、理事府兼洋務局查美蔭、洋務局壽廷、萬全縣萬和寅等,並與他們探討了修鐵路和設定車站的問題。
離開張家口時,張鴻誥問詹天佑:“詹大人,你拜訪的那些人都是飯包,他們哪裡知道修鐵路的事啊,你是鐵路工程師,鐵路怎麼修還不是你說了算。”
詹天佑說:“你這樣說就表明你還很幼稚,我當然知道修鐵路是我說了算,可這些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