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能

導致人陷入輕度沮喪狀態。

在經濟學轉入錯誤方向之前,幸福—也即“管用”的別名—曾經是這門學科的特別主題。如今它

卻成了科學調查的物件,而且,心理學家成了該領域的主導者,經濟學家參與得非常有限。

不過,假以時日,心理學家應該能率領經濟學家回到正途。

對幸福的研究,以及其他心理學調查,修正了我們對工作的認識。例如,人一失業,想念工

作多過想念錢。此外,雖然經濟學家如今只對提高工人生產效率著迷,總有一天,經濟學家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導言:日常經濟學(3)

、政治家和商人會理解“工作豐富化”—讓工作更令人滿足—所帶來的好處。

倘若我們想要解釋家庭存款的徹底消失,行為學家提出的觀點是很有用的。我認為一部分原

因在於技術的進步,削弱了金錢的切實感。如今,我們拿到手的工資,是銀行戶頭上的數字

,我們在電腦上付賬單,我們用塑膠信用卡買東西。如果我們真像傳統經濟學假設的那樣,

是些沒有情感的計算器,上述情況並不會對我們的行為帶來任何影響。可實際上,我懷疑,

我們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會因此花掉比從前更多的

錢—畢竟,原來我們是親手拿著自己掙到的血汗票子。

此外還有一個謎。我們都知道,每月不按時全款還清信用卡賬單,就再也得不到延長的免息

還款天數,可為什麼這樣的人很少把卡轉到提供超低利息但沒有免息期的銀行呢?我懷疑這

種不情願,混合著一種自欺欺人與難以自律的情緒。這些人總是告訴自己說,下個月會按時

還款,跳出債務陷阱,所以想留著這些卡,獲得最高可達55天的免息還款期。

你可以看到,傳統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對稅收指數化的態度針鋒相對。傳統的理性觀點認為

,政治家未能根據物價上漲指數逐年調整所得稅比率,會導致稅級攀升—從而使得所有人都變

成“通貨膨脹隱性稅收”的受害者。故此,必須儘早結束這種浮華的不公正。但政客們對稅收

指數化明顯沒什麼興趣,坦白地說,公眾對此一改革也沒施加什麼壓力。

為什麼呢?我認為,是因為公眾對政府財政從根本上存在著矛盾態度。一方面,我們討厭加

稅的提議,無條件地反對任何新增稅種;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求政府無限增加開支。所以,

政客們把稅級攀升當做一種不那麼秘密的秘密武器,幫助自己擺脫困境。這就好像是政客和

選民們達成了一份不成文的契約,內中有一條款,要求稅收儘可能低調上漲。

我們知道,公眾很喜歡幻象。我們喜歡這樣的想法,憑藉醫療保險,公立醫院“免費”,有了

“全額報銷”,看醫生也“免費”。當然了,沒有什麼東西真正免費,我們是透過稅款來支付這

一切費用的。但多虧了這兩個幻象,醫療保險制度才一直大受公眾歡迎。

但就反駁傳統經濟學的弱點而言,非正統經濟學到此為止了。本書中有不少地方,我都發現

有必要預先提醒各位讀者注意這些弱點—當然,這其實也是對經濟理性主義(我們時代的主流

意識形態)的間接稱讚。

可傳統經濟學的一個極大缺陷,就是對像家務勞動這類的簡單事情,採取徹底的忽視態度。

於是,我們花在家務上的勞動時間—由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5大“行業”組成—比花在市場上的工

作時間要多20%,可經濟專業卻擺出一副“它不存在”的樣子。它跟GDP無關,所以我們可以不

管它。生活的這兩個部分彼此交易彼此競爭,但我們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中之一上。

可怕啊!

經濟理性主義告訴我們,當今時代,國家經濟受到的管制越來越少,消費者面對的選擇越來

越多,這絕對是福氣—它能帶來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當然了,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的

確如此。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卻忽視了一個更深刻的事實(大概是因為他們都叫別人去買

東西),也就是:尋常人經常發現選擇會帶來困惑和不適。選擇成了一種便利的商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