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國王提到最能代表大唐精神的曲目,玄奘豈能不因此而感到自豪!
〃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
這就是玄奘簡短而有力的回答:是的,這就是用來讚美我大唐皇帝盛德和功勳的那支大麴!
聽了玄奘的話,鳩摩羅王流露出了對唐朝的由衷讚美和神往,玄奘該怎麼說?是唯唯諾諾的稱是,還是將話題轉入自己最擅長的大乘學說?此時,玄奘已不僅僅是一個僧人,在鳩摩羅王眼裡,他就是大唐。
既然代表大唐,那就要有大唐子民的風采,就要有大國之民的自豪感:
〃我大君聖德遠洽,仁化遐被,殊俗異域,拜闕稱臣者眾矣。〃
我們有理由相信,玄奘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字字鏗鏘:首先告訴鳩摩羅王,大唐皇帝威名遠播,前去朝拜稱臣的國家數不勝數;其次是在暗示鳩摩羅王也可以派出使節向大唐示好。
鳩摩羅王並不知道玄奘〃偷渡者〃的身份,在他看來,像玄奘這樣的高僧,也一定能夠在大唐皇帝面前說上話,所以當場表達了希望能夠前去朝貢的心願。
一個多月後,戒日王征戰歸來,想要繼續那爛陀寺與般若毱多的那場辯論,後來才知道玄奘居然在鳩摩羅王那裡,於是非常不快,當即派出使者前往鳩摩羅王那裡,讓他把玄奘送回來。作為印度實力僅次於戒日王的國王,鳩摩羅王一直想找機會跟戒日王較量一下,不但不放人,還撂下一句狠話:
〃我頭可得,法師未可即來。〃
這時,玄奘已然成了印度兩大國王較勁的砝碼。戒日王看了鳩摩羅王的答覆後大怒,但他畢竟是見過風浪之人,自己的國家剛剛經歷一場戰爭,如果真的為了一個僧人翻臉開戰,也未必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就派使者告訴鳩摩羅王,既然這樣,那就讓我的使者帶著你的腦袋回來吧,我不要玄奘法師了。
戒日王的實力擺在那裡,鳩摩羅王當然也不敢貿然翻臉,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也跟辯論一樣,首先不能在氣勢上輸給對方,所以他立刻調集兩永珍軍分乘三萬艘大船逆上恆河,和玄奘一起去見戒日王。
兩萬大軍為一位僧人護駕,這就是玄奘在印度受到的待遇。
來到戒日王的駐地後,鳩摩羅王命令大軍在恆河北岸紮營,又派人安頓好玄奘,然後渡河前去拜見戒日王。戒日王見鳩摩羅王雖然陣勢浩大,但畢竟還知道客客氣氣的前來拜見,也就沒有多加為難,只是問他玄奘在哪裡,為何沒有一同前來。鳩摩羅王就反問,既然大王您如此崇信佛法,又怎麼可以讓玄奘法師渡河涉險前來拜見你呢?只一句話,就把戒日王的氣勢全部壓倒,可見鳩摩羅王也非善輩。
當天半夜,戒日王迫不及待的渡河前去拜見玄奘。在這次會面中,玄奘非常自豪的為戒日王介紹了祖國大唐的風土人情和英名君主,深深的打動了戒日王。戒日王跟玄奘的見面在貞觀十四年,而在第二年,戒日王的使臣就已前往長安拜見了唐太宗。玄奘可能不會想到,正是因為自己的一番〃豪言壯語〃,直接促成了唐朝與印度最大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
電影《天地英雄》(故事發生在公元700年)裡遣唐使馬快對馬賊頭子道:〃此乃大唐之土,朝廷無官之地我便是官。〃而在六十年前的貞觀十四年,玄奘法師同樣可以自豪的告訴所有人:〃我乃大唐子民,大唐德威遠播之地,我便是大唐!〃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
第76節:第十一章 勝任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色(6)
一個人只有為自己的事業、國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第二天一早,戒日王又派使者迎接玄奘和鳩摩羅王前往自己的行宮,並向玄奘索要那部專門用來應付般若毱多的梵文論著《破惡見論》。看完這部著作後,戒日王非常高興,趁機奚落了那些小乘高僧一番,而且還帶來一個訊息……那位名叫般若毱多小乘高僧,一聽玄奘前來應戰,就立刻以禮佛為藉口躲到吠舍厘國去了。戒日王的威嚴加上般若毱多的怯戰,讓那些小乘高僧徹底喪失了鬥志,一場事關大乘與小乘正統地位的辯論就這樣不了了之。玄奘也趁給戒日王講經的機會讓那些小乘信徒都改信了大乘佛教。
戒日王對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他還覺得不夠盡興,於是決定舉行一場更大規模的辯經大會,讓玄奘去挑戰全印度的高僧,地點就定在曲女城。任何一位傑出的君王都不會把自己的決定建立在隨性之上,戒日王這樣做,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慮: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