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正是玄奘西行的目的地……那爛陀寺寺主戒賢法師的師父。

。§虹§橋 蟲 工 木 橋 書§吧§

第64節: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1)

第 十 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

條件越好,關注越多,責任和壓力就越大,

物質上優待對玄奘來說根本不值一提,沒有壓力才是最大的壓力,

高度的自律性和強烈的求知慾讓玄奘沒有在那爛陀寺浪費半點光陰;

事在人為,玄奘決定把那些珍貴的經書運回中原去,是傳道,是授業,也是保護。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歷經千難萬險的玄奘終於來到了那爛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國;

當那爛陀寺越來越近,玄奘卻明顯的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大雁塔是西安的著名景點,這座造型奇特的佛塔與那爛陀寺裡的大雁塔有什麼關係呢?

在那爛陀寺五年的求學生涯讓玄奘的佛學修為有了質的提升,然而玄奘並沒有馬上回國,而是離開那爛陀寺繼續南行,開始了一段新的遊學之旅……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玄奘32歲。在這一年裡,他完成了前往那爛陀寺學習之前的知識和語言準備,也經歷了恆河岸邊那驚心動魄的生死劫難,在歷經千難萬險、走過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後,終於抵達了那爛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國。

摩揭陀國又名摩竭陀國、摩伽陀國、默竭陀國、墨竭提國、摩竭國、摩揭國,地處恆河中游南岸地區(今日比哈州南部巴特那一帶),是中印度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國都王舍城。

難陀王朝興起後,摩揭陀國開始支配恆河全域。此後旃陀羅笈多(又名月護王)勢力崛起,在婆羅門的幫助下,藉助於亞歷山大留在印度境內的希臘勢力鞏固自己的力量。亞歷山大死後,月護王趕走希臘人,回師摩揭陀,廢除難陀王,定都華氏城,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的國力達到頂峰,其版圖幾乎覆蓋印度全境,並且在境內大力弘揚佛教,佛教歷史上的四次集結,有兩次都發生在摩揭陀國境內,分別是第一次的王舍城結集和第三次的華氏城結集。

作為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修建在摩揭陀國並非偶然:

其一,修建寺院供養僧人需要強大的國力來支援,而印度歷史上最為繁榮強盛的孔雀王朝的核心統治區域就在摩揭陀國,這是物質上的保障;

其二,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中大部份時間都在摩揭陀國內度過,與他有關的故事和遺蹟也大都集中在王舍城附近地區。佛祖一生遊歷教化四方,光是在摩竭陀國境內的聖地就包括:

(1)、王舍城內的三處精舍──迦蘭陀長者奉獻的竹林精舍、耆婆奉獻的耆婆林精舍,因摩訶劫賓那而建的精舍;

(2)、王舍城外最高的靈鷲山石窟,還有環繞著王舍城的十處石窟;

(3)、王舍城北面不遠的那爛陀寺,即佛祖曾經說法的波婆離捺林裡也有一精舍,王舍城和那爛陀寺之間也有一處精舍;

(4)、達克希那基利,佛得道第十一年裡曾來到此地,並在此制定袈裟;

(5)、王舍城附近的安陀迦頻多村和迦萊哇那墨達村裡各有一處精舍。

王舍城附近的每一處精舍都是佛祖曾經佈道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佛祖的蹤跡,還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在孔雀王朝強大國力的支援下,全印度的高僧都聚集到了摩揭陀國,在他們講經問法求道生活過的地方,那爛陀寺拔地而起,一處超越時代和地域的佛學聖地就此誕生。

虹←橋←書←吧←。←

第65節: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2)

從距離上看,那爛陀寺就在離摩揭陀國王舍城不遠的地方,相比玄奘之前走過的千山萬水,這點路程簡直是微不足道,甚至一天之內就能趕到。然而從進入摩揭陀國到前往那爛陀寺,玄奘足足花了九天。在這九天時間裡,玄奘在王舍城周圍慢悠悠的做了些什麼呢?

他在遊歷和參拜佛跡。

根據史料記載,玄奘除了遊歷一些寺廟和精舍之外,還去參拜了一處重要的佛跡……菩提樹。

菩提樹原產印度,屬桑科常綠喬木。一般樹高15米,直徑2米。樹皮黃白色;樹幹凹凸不平。樹枝有氣生根,下垂如須,側枝多數向四周擴充套件,樹冠圓形或倒卵形,枝葉扶疏,濃蔭覆地。葉互生,三角狀卵形;深綠色,有光澤,不沾灰塵,被看作聖樹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