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個獎?為什麼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沒得到那個獎?我們得到什麼教訓?明年怎麼樣才能得到這第十個獎?”他告訴我,在那一刻,他才理解了微軟為什麼會成功。

自我批評在公司早已被系統化。每一個產品推出後,會有一段特別時間空出來給產品團隊做“post…mortem”,也就是系統化的“自我批評”。所有小組成員都會被詢問,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每一個動作和決定都會被分析,結果將在公司公佈,以幫助別的小組避免同樣的問題,讓公司的專案能越做越好。

比爾·蓋茨鼓勵員工暢所欲言,對公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甚至上司的缺點,毫無保留地提出批評、建議或提案。他說:“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議,就說明人人都在關心公司,公司才會有前途。”微軟開發了滿意度調查軟體,每年至少做一次員工滿意度調查,讓員工以匿名的方式對公司、領導、老闆等各方面作回饋。其中有選擇題(例如:“我對我的副總裁有信心。以下選一 : 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也有問答題(例如:你對公司戰略有什麼建議?)。每個經理都會得到多方面的回饋和客觀的打分。比爾、史蒂夫、其他高層領導和人事室都會仔細地研究每個組和經理的結果,計劃如何改進。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微軟的成功之道(8)

除了自我批評,還要有能接受別人批評的胸懷,和改變自己的魄力。1995年,當比爾·蓋茨宣佈不涉足Internet領域產品的時候,很多員工提出了反對意見。其中,有幾位員工直接發信給比爾說,你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比爾·蓋茨發現有許多他尊敬的人持反對的意見時,又花了更多的時間與這些員工見面,最後寫出了《網際網路浪潮》這篇文章,承認了自己的過錯,扭轉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同時,他把許多優秀的員工調到Internet部門,並取消或削減了許多產品,以便把資源調入Internet部門。當時,有些員工在某一天上班時,老闆會告訴他:“我們的產品被取消了,因為公司需要我們做更重要的IE瀏覽器。明天起,我們整個部門將加入Internet部門。”那些批評比爾·蓋茨的人不但沒有受處分,而且得到重用,今天都成了公司重要部門的領導。在軟體這個市場變化迅速的領域,調整企業方向對微軟無比重要。從這個例子裡我們看到的是:平等的環境、直接的溝通、寬大的胸懷、宏大的魄力拯救了公司。

(4)責任至上、善始善終

公司和領導者有了關注的目標之後,還要有足夠的責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微軟公司要求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都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必須是“SMART”的,也就是:

* S – Specific (特定的、範圍明確的,而不是寬泛的)

* M – Measurable (可以度量的,不是模糊的)

* A – Attainable (可實現的,不是理想化的)

* R – Result…based (基於結果而非行為或過程)

* T – Time…based (有時間限制,而不是遙遙無期的)

只有每個人都擁有了明確的目標,並可以隨時檢查自己是否達到了預先設定的目標,公司員工才能在工作中體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

微軟公司要求部門和員工制定的目標必須是可分享的,即,每個人都應當透過某種渠道,如公司的內部網站等將自己的目標公佈出來(當然,某些需要保密的工作目標除外)。這樣,當某位員工對領導或其他員工的工作方式不理解的時候,就可以去檢視對方的工作目標,以尋求最好的溝通和理解。

除了針對目標、結果的負責,公司更需要在決策方面有負責的框架。微軟的“決策制定框架”下,每一項重要決策都有一定的制定流程和人員角色劃分。每一個決策流程的推動人很自然地就是決策的責任人。對該決策有支援和認可權利的人是決策的審批者。對該決策進行核查、提出支援或反對意見的人是決策的複核者。在整個決策流程中,雖然複核者可提出反對意見,但審批者仍擁有決策的最終決定權。有了這樣的框架,公司的決策流程更加清晰,人員責任更加明確,決策不會被輕易拖延或推翻,決策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5)虛懷若谷、服務客戶

微軟公司對技術相當重視,對合作夥伴和客戶也同樣重視。作為軟體平臺公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