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每次行動,都必須從社會的角度去審視。”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企業在市場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經濟秩序問題造成的無效成本已佔到我國GDP的10%~20%,經濟損失每年高達5855億元。
國內外的許多事例表明,在一個失信的環境中,企業執行的成本將大大提高,其結果是既不利於消費者,也不利於生產者。
有關資料顯示,山西環境汙染所帶來的損失佔整個山西省GDP的1/3。
汕頭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因為質量信用問題給當地經濟帶來的損失在20%左右。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社會誠信的弘揚,有助於提高經濟發展速度,降低成本。
在美國,90%的交易是透過信用形式進行的,現金交易只佔10%,而我國的信用交易只佔20%。據有關部門統計,美國企業的平均壞賬率為025%至05%。而我國企業的平均壞賬率約在5%至20%左右,有的企業甚至達到了80%。
只有每一個企業都遵守契約精神,我們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才會得到淨化,才能把我們的社會建設成契約社會,把我們的文明建設成契約文明。
寧可損失數十萬元也要講誠信,也要按照契約原則辦事。這是“鏡面鋼管大王” 浙江以勒鋼管有限公司董事長章福滔的經商原則。在這個原則指導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章福滔在國內最負盛名的並非是他的企業有多大,而是他的誠信。他在2005年被評為“2005年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大誠信人物”,並多次受到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