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30萬銀元,使他終於在1903年於巴黎辦起了獨資的商行,即著名的通運公司,地址在巴黎馬德蘭廣場4號,從此開闢了中國人做法國人生意之先河。
李石曾先生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曾說:“我初識臥禪(張靜江),他不過二十四歲,已是‘眇能視,跛能履’,雖還不是臥禪後幾年抬在椅子上的形態,但已是初步。他本生在一個富豪之家,而潛伏在內心的卻是佛而傑之大施捨家!大建設家!大革命家!大慈大悲的佛家!”“我們同船到了巴黎之後,常常一同出去,或工作或遊覽。臥禪向以大富見稱,但其行動極為隨便。那時巴黎還無汽車,只有馬車與馬拉的公用車,或火力電力發動的公用車。公用車並多用樓形,樓的上層為二等,價廉;下層為頭等,稍貴一兩個銅板。有時樓下坐滿了人,臥禪並不要改用單僱的小馬車,也不耐煩等候下一班的公用車,而運用不便之目與不便之足,手緊緊地抓住鐵欄杆走到上層。有時他與我及幾個朋友,或是他店鋪中的同事一起到樹林中去玩,從他那在馬德蘭廣場的商店,各騎一輛腳踏車,同穿過最熱鬧、最繁華的總統府大街,直奔樹林而去。要知道,在巴黎最熱鬧的街市,如上所舉之廣場和大街,普通人有時還覺得害怕,而‘眇能視,跛能履’的張先生居然能之,或勉強為之。見微知著,此可以看出一點他與常人不同的個性!”3
5。孫中山先生的摯友張靜江(2)
通運公司最初只是運銷生絲和茶葉,後來發展到綢緞、地毯、漆器、竹器、牙器,以及名貴的古董、字畫、玉器、瓷器和青銅器,於是生意大旺。4
他們也許並不知道,他們無意中撞上了一個外國人睜開眼睛看中國藝術品的時代。當時上海等城市雖然已經開埠60年了,但是到中國來的基本都是生意人,歐美國家只是知道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是好東西,而對中國的古代藝術還不瞭解。自從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從北京的圓明園、頤和園及紫禁城中搶走了大量中國古代的藝術品之後,這下讓西方的收藏家、藝術家、考古學家如夢初醒,眼界大開,原來中國還有這麼燦爛的古代文化,還有這麼豐富的藝術品!因而中國文物一下子成了歐美市場上的走俏商品。利益所趨,致使文物大盜斯坦因和伯希和,先後深入西部大漠,去敦煌莫高窟淘金淘寶,他們盜走的唐宋年間的珍貴經卷都是馬拉驢馱的。接著就不斷有西方的考古團和調查團深入中國內地,所到之處,他們總有所獲……張靜江等到達法國的時候,正是1900庚子年後的第二年,也就是西方人正急吼吼地大肆搜刮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時候。
當時美國的關稅制度,對於一切古代文化藝術品都給予免稅進口的優惠,中國文物的走俏就勢在必然了。而中國還沒有像後來這樣完整的文物法規,文物不但沒有級別上的鑑定和管理,而且大量都散置在山川田野和老百姓家裡,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市場的紅火,管理上的漏洞,都大大刺激了張靜江的胃口,所以除了出口絲綢、茶葉和瓷器之外,他看準了行情,在文物和藝術品的經營上很下了一番功夫,這使他財運大發。
有一次他手下的人在山西某地,用10塊銀元買了一隻宋代的瓷缽,運到法國後很快就以一萬美金脫手。
又有一次在寧波某寺院,他在國內的“收貨”人花了300元,向一僧人買了一個身高一公尺的白瓷蘭彩的觀音菩薩像,其瓷質的細潔,色彩的亮麗,造型的生動,世間罕有其比。此菩薩是寺中之寶,經辦者深恐被人發覺而阻止運出,於是在得手的當夜急急運至上海,又乘最近的一班輪船運往美國。這個白瓷觀音一到紐約,當即就有人出價20萬美元收購。而張靜江心還要“狠”,非50萬美元不賣。5 後來這個白瓷觀音在張靜江家收藏了幾十年,張靜江的夫人朱逸民在去世前,把它捐獻給了紐約郊區的一個大廟(由著名船商沈家楨先生捐建,廟裡有幾十米高的菩薩),該廟特意為之建一座觀音堂,供大家瞻仰。
通運公司後來在紐約和倫敦都設有分公司。紐約公司的經理是張靜江的妻弟姚叔萊。在上海也設有分公司,地址在南京東路靠近外灘的鴻仁裡,即張家的同鄉,南潯劉家三房劉梯青的老根據地。他的不少親戚和同鄉都是他的幫手,如其舅父龐萊臣,是國內第一流的書畫收藏大家,正可以當他的供貨參謀;其同鄉蔣孟蘋、周佩箴及薛竹蓀也都曾積極參與其事。6
後來,通運公司的茶葉部業務一再延伸,在巴黎繁華的義大利大街上開設了一家開元茶店,其陳設之豪華、民俗風情之濃郁,在巴黎首屈一指,成為當時人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