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十二年(1543年),一艘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遭遇風暴,漂流到日本九州的種子島——這是日本人第一次見到所謂“南蠻人”,也是鐵砲傳入日本的開端。

“發現”日本以後,葡萄牙等國的商船陸續航來九州,急於增加收入、擴軍備戰的九州大名們大都歡迎對南蠻貿易,逐漸形成了平戶、長崎和府內三大南蠻貿易中心。而隨著商貿往來的頻繁,天主教也終於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傳入了日本。

最早來到日本的傳教士是西班牙的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他先在薩摩的鹿兒島上岸,然後主要在九州北部的豐後府內和中國地區的山口傳教,據說也去過堺和京都。從此以後,大批天主教傳教士湧入日本,傳播他們的教義。這些傳教士乃是殖民勢力的探路先鋒,不過他們本身不能和殖民者等同起來,絕大多數傳教士的本意只是“把日本人的靈魂從惡魔手中拯救出來”——已對亂世厭倦了的許多日本人,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鼓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外來宗教。

甚至很多封建大名也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當然,他們中很多人只是垂涎南蠻貿易的利潤而已),因為葡萄牙語基督教徒一詞,日本翻譯為漢字“切支丹”(也寫作“吉利支丹”),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切支丹大名”。當時九州地區的切支丹大名是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友宗麟、大村純忠和有馬晴信。宗麟的洗禮名為弗朗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