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此兩軍對峙一個多月,誰都不敢搶先發起進攻。四月中旬,羽柴秀吉偽作主力東移,前往討伐美濃岐阜城的織田信孝。四月二十日,佐久間盛政認為戰機來到,不遵柴田勝家之命而妄自發兵,繞過餘吳湖,從側面進攻羽柴軍前陣。結果大巖山、巖崎山陣營瞬間就被攻克,中川清秀戰死沙場。

同時,佐久間盛政的副將柴田勝政也進攻賤之嶽,眼看就要得手,卻被渡琵琶湖趕來增援的丹羽長秀軍擊退。前軍伸出如此之遠,不由得柴田勝家不動,於是勝家下了內中尾山,前進至柳之瀨旁的狐塚,前田利家則進至餘吳湖北的茂山。

訊息在當日午後就傳到羽柴秀吉耳中,於是二時左右,正在美濃國大垣城附近的秀吉命令大軍掉頭,全速前進,當晚九時就趕回了木之本。大垣和木之本之間距離為52公里,'奇+書+網'竟然只行軍了七個小時(另一說是下午四時動身,則只跑了五個小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次日天還沒亮,羽柴秀吉就對正在大巖山和巖崎山上休息的佐久間盛政部隊發起猛攻。佐久間盛政不敵後退,在賤之嶽附近遭到夾擊,潰不成軍。據說當時有七名秀吉麾下的年輕武士在戰鬥中立下大功,被後世稱為“賤之嶽七本槍”,他們是: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糟屋武則、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長泰和脅坂安治。

且說羽柴軍追擊敗退的佐久間盛政,一路向北,還沒等遭遇到茂山上的前田利家勢,前田軍就先自撤退了。前田利家是尾張國的豪族出身,一般認為,他和羽柴秀吉素來交好,因此不願與秀吉交戰,但也很可能是事先與秀吉達成過某種密約——這從戰後秀吉將北陸大片領地封贈給利家,就可看出來了。

非止前田利家一人,金森長近等暫隸柴田勝家麾下的織田家將領也紛紛退卻,牽動中軍,就此全面崩潰。佐久間盛政在逃跑途中被擒獲,處以磔刑,而柴田勝家則在迴歸主城越前的北之莊後,被羽柴軍團團圍困,無奈之下和妻子市姬登上天守閣,對刺而死,同時引燃火藥,炸了個屍骨無存。當年五月,織田信孝逃到尾張的內海地方,也自殺了,瀧川一益降伏。

經過賤之嶽合戰,歷史就此由織田信長的安土時代,邁入了豐臣(羽柴)秀吉的桃山時代。

●小牧·長久手之戰

清洲會議以後不久,羽柴秀吉就在京都為故主織田信長舉行了規模宏大、儀式隆重的葬禮——當然,信長早已屍骨無存了,只好做個衣冠塚——以下天下人表明,他才是真正信長事業的繼承人。其後秀吉又在賤之嶽戰勝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柴田勝家,並逼死織田信孝。天正十一年(1583年)八月,羽柴秀吉重新分封諸將領地,把織田系的武將泰半納入自己麾下,這一舉動激怒了一個人,那就是織田信長的次男織田信雄。

賤之嶽合戰的時候,織田信雄在尾張國作壁上觀,他很希望羽柴秀吉打敗柴田勝家和織田信孝,從而使自己距離織田家督更近一步,最不濟也可以混個三法師的後見噹噹。然而秀吉在戰勝後卻根本沒有尊奉信雄的打算,於是信雄聯合東方的德川家康,於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宣佈與秀吉絕交。

羽柴秀吉視織田信雄如同草芥,但他不能不顧慮勢力日益膨脹的德川家康。家康原領有三河、遠江兩國,滅亡甲斐武田氏以後又拿到了駿河一國。本能寺之變的時候,家康與武田氏降將穴山梅雪齋信君應織田信長的邀請上洛,在安土、京都停留一段時候後,正轉向堺市遊覽。噩耗傳來,他立刻逃回老家三河。

據說德川家康首先進入伊賀國,他手下的重臣服部半藏正成本源於伊賀三上忍,就臨時招募伊賀殘黨來保護家康的安全。當時畿內一片混亂,一揆、落武者狩到處皆是,全靠了這些落難忍者的衛護,家康才得以安全迴歸本領。穴山信君就倒黴得多了,逃亡途中被落武者狩所殺。

一回到自己的根據地,德川家康立刻毫不猶豫地釋出了動員令,不過他的目標並非上洛去討伐明智光秀,反而進軍因為本能寺之變而亂成一鍋粥的織田氏甲信領地。當時甲斐領主河尻秀隆為一揆所殺,信濃守將森長可等都已馳援畿內,這一大片無主之地瞬間就被家康一口吞下了。不僅如此,他還收編了很多武田氏的殘黨,軍力越發雄厚——因此德川氏其後參與的戰爭,很多方面都延續了武田信玄的兵法原則。

德川家康多年蟄居於織田信長之下,信長既死,平定天下原不作第二人想,沒料到羽柴秀吉三不知跳了出來,只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基本上收納了織田家的所有領地,這使家康大為惱火。正好織田信雄送來同盟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