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R蛭�率芰斕兀�釷攣幢福��躍笆ぴ誶斐に哪輳�1599年)歸國以後,就大規模招募工匠,開始修築城池,整備道路。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德川家康卻斥其有謀反之圖,要景勝前來大坂城分說明白。

據說是由新封的越後大名堀秀治向家康告的黑狀,不過秀治很可能只是被家康當成槍使而已。且說上杉景勝得到家康要他前往大坂的書信,大感不悅,就授意重臣直江兼續寫信回覆——這就是著名的《直江狀》。

直江兼續原來的苗字是樋口,後來成為上杉謙信重臣直江景綱的婿養子,繼承了直江氏的家業。兼續自幼服侍景勝,深得寵信,受封出羽二十四萬五千石,雖是陪臣,卻比很多大名的實力還要強大——此人和伊達家臣片倉景綱並稱“天下之二大陪臣”。

《直江狀》與其說是一份申辯狀,不如說是一篇挑戰書,文中不但逐條批駁了德川家康的指責,而且皮裡陽秋,語多譏諷,似乎故意想要激怒家康一般。諸如以下言辭充斥其中——“要景勝簽下別無異心的誓文恐怕無益,因自去年以來,(汝之)數份誓文都付空言。”“景勝素以仁義著稱,非(汝等)朝暮變化之人也。”“對讒言不加辨明,對流言不加調查,不似素以英明正直為標榜的內府(家康官至內大臣)所為。”——不過,據近代學者的考證,現存《直江狀》很可能不是原文,而是後人偽造的。

家康恐怕並不想真的對會津用兵,他或許以為象對待前田家一樣,用外交手段威壓一下,上杉氏也會乖乖就犯的,然而如意算盤打錯了,景勝早就做好了應戰的準備。據說景勝與石田三成等人早有密約,要東西夾擊,遏阻德川家康坐大之勢。家康得到《直江狀》勃然大怒,或者不如說他必須做出大怒之態,否則就有損自己的威信。於是慶長五年(1600年)五月,家康以首席大老的名義要求各方大名出陣會津,討伐悖逆謀反的上杉氏。

二分天下的大戰即將爆發。

幛子畫和狩野永德

安土?桃山時代在日本藝術發展史上是一個黃金時代,除了茶道的大成以外,建築、繪畫、戲劇等藝術形式也都存在著劃時代的進步。其中繪畫方面最值得一提的乃是幛子畫。

幛子畫來源於傳自中國的壁畫和屏風畫,所謂“幛子”,是指日式房屋多用竹木建構,用可活動的紙扇來把大屋分隔為很多小間,這些紙扇,也包括紙門和紙窗就統稱為“幛子”。在幛子上作畫始於奈良時代,也是源自於唐風。

安土?桃山時代出現了幛子畫的千古大家,那就是狩野畫派的第三代——狩野永德。永德本名州信,通稱源四郎,祖父元信和父親直信(松榮)都是室町幕府的御用畫師。永德從九歲起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幛子畫,二十六歲時為大德寺聚光院(三好義繼的佛堂)創作了十六面花鳥圖和八面琴棋書畫圖,開始脫離傳統的風格,轉而描繪社會生活,受到時人的好評。

1574年,織田信長委託永德創作一幅描繪京都風貌的屏風畫,用以相贈上杉謙信。永德大膽地採用金色作為背景,施以濃墨重彩,著力刻畫了節日期間各行各業的喜慶場面,這就是著名的《洛中洛外圖屏風》。

因為這幅屏風畫受到信長嘉獎的永德,隨即就接受了新造安土城的內部裝飾工作。他率領弟子們辛勤工作,所用技巧範圍廣泛,題材多種多樣,尤其首次在寬大壁面上貼上金葉以代表地面和雲彩,使得安土城內金碧輝煌,氣魄宏偉。其後,豐臣秀吉修建大坂城和京都聚樂第的時候,也都聘請永德前來作畫,他的畫風逐漸成為時代的代表,其銳意進取的精神,富麗堂皇的氣派,正是安土?桃山時代的完美寫照。

這一時代享有盛名的畫家,除了狩野永德之外,還有長谷川等伯。傳說等伯曾師從永德,但隨即吸收了中國的宋元畫風,開創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構圖簡潔明快,氣魄雄壯爽朗,受到千利休等人的讚譽。在利休的推薦下,等伯也得到了豐臣秀吉交付的大量官方裝飾工程,打破了狩野派獨佔幛子畫畫壇的局面。不過狩野派和長谷川等伯的繪畫藝術雖然存在著很大差別,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繪畫日益擺脫平安以來重佛的氛圍,轉而崇尚儒教思想,這也為其後江戶時代的儒風盛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大戰的序曲

慶長五年(1600年)六月,出兵討伐上杉景勝的德川家康從伏見出發,七月進入江戶城。家康行動遲緩,等待各地大名的訊息,很明顯的,他相信上杉景勝定有呼應者,所以不忙著出動自己的關東軍主力,而要讓奧、羽、越和北關東的大名們去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