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不久,就親自或者指示麾下大名和伊達、福島、加藤、蜂須賀等家族商定了婚姻關係。三成對此行為怒不可遏,但他自知實力單薄,無法和家康正面相抗,於是扛出了居“五大老”次席的前田利家,各派使者前往質問家康。
其實家康本以為他真正的敵人是利家而非三成。對於那些並不懂得打仗,在政治上也說不上老練的文治派吏僚們,家康一直是看不上眼的,他最擔心的是與自己同列“五大老”的幾個大諸侯。“五大老”中,毛利輝元和上杉景勝都是智謀有限的二世祖,宇喜多秀家更不過一個孩子而已,只有老將前田利家堪與自己一搏。況且,前田家的年貢近百萬石,也是勢力僅次於德川氏的大大名。
慶長四年(1599年)正月,在豐臣秀吉去世四個月後,豐臣秀賴母子從伏見移居大坂,隨即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宇喜多秀家等聯署書狀,譴責德川家康的專斷妄行。家康口頭表示歉意,說往事無法更改,日後則將按規定而行。本來這是很難讓人相信的託辭,然而利家終究年紀老邁,自知不久於人世,並不想臨終前還趕上一場全日本的大動亂,於是在細川忠興等大名的調解下,二月二十九日,他抱病前往面會德川家康,雙方交換了誓書。
風波暫時平息下去了。到了當年的閏三月,前田利家終於與世長辭,享年六十二歲。利家出身尾張,和豐臣秀吉交情甚篤,因此在福島正成、加藤清正等秀吉小姓出身的大名,以及細川忠興、淺野幸長(淺野長政之子)、黑田長政等秀吉部下的第二代大名看來,那是如同叔父一般的存在。利家在世的時候,以其威信和與濃尾系諸侯的親密關係壓制著武斷派,不讓他們鬧事,而當利家一死,這些武夫們立刻就跳了出來,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藤堂高虎、加藤嘉明、淺野幸長和細川忠興等七將衝入伏見城,揚言要殺掉擅權誤國的石田三成——據說當時三成正在伏見前田邸中參加利家的葬禮。
這簡直是讓家康欲哭無淚的事情。他的目的不是剷除三成,而是顛覆豐臣氏,自己掌握天下,而只要三成這個靶子還在,他就有機會分裂豐臣氏家臣團,把武斷派籠在自己手中,如果三成真的被殺了,那些武斷派諸侯還有可能聽命於自己嗎?
三成似乎也看清了這一點,他聰明地逃到了伏見城家康的宅邸中。家康當然不能殺死三成,更不能把三成交給聞風而來的福島、加藤等人,他親自出面,講了一段“窮鳥入懷”的大道理,把那些武夫們給勸了回去。
隨即,家康就以私鬥為名,勒令迴歸本城佐和山的石田三成隱居,他自己入主大坂西之丸,開始掌控整個天下。家康此時的目標仍是雄踞北陸的前田家,他找個藉口下達了討伐令,矛頭直指前田利家的繼承人利長。
●《直江狀》
家康所以能夠坦然進入大坂城,主持政務,乃是因為原本居於大坂、作為豐臣秀賴師傅的前田利家故去了,而代替利家成為“五大老”之一的其子利長在家康的勸說下,於當年八月離開職守,迴歸領國加賀。九月九日,家康率領群臣前往覲見秀賴,恭賀重陽佳節,據說就在這一天,“五奉行”中的增田長盛、長束正家二人前來密報家康,說前田利長、淺野長政、大野治長、土方雄久四人有刺殺家康的圖謀。
最終證明這是誣告,然而誣告的起因卻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石田三成離間家康和利長的關係,想要引起兩雄相爭,從而削弱外樣大名的勢力。不過從結果來看,這個假訊息也很可能是家康本人放出去的。
家康勒令淺野、大野和土方三人隱居,然後召集留守大坂城的各方大名,下令討伐前田利長,先鋒擇定為加賀小松藩主丹羽長重(丹羽長秀之子)。年輕氣盛的利長聞報怒不可遏,立刻也整兵備戰,誓要與家康一決高下。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黑田長政卻在此時居間調停,最終把雙方都按回了談判桌前。與其他武斷派大名不同,長政似乎從秀吉去世的那天開始,就認定了天下大勢必將歸於家康一邊,因此他所有的舉動都對家康有利,甚至很可能直接是為家康所授意的——挑起對加賀藩的戰爭其實是不明智的舉動,開戰的理由很牽強,而毛利輝元、上杉景勝等大老也不會跟隨家康的腳步,很可能作壁上觀,甚至轉而相助前田氏。此戰若開,勝負實在很難預料。
於是,在黑田長政的勸說下,前田利長派重臣橫山長知、有賀直政前往大坂城,向家康提出申述,表明自己絕無與家康為敵的意思。於是家康解散了討伐軍,但同時命令利長把自己的母親送往江戶去做人質。
討伐前田利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