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秀吉本人來說,他無疑是支援後者的。

豐臣氏具備很濃厚的文官色彩,其實把專管打仗的侍大將和專管內政的奉行嚴格區分開來的做法,始自織田信長,善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秀吉則將這一傳統發揚光大。加上豐臣氏名義上是直接從屬於天皇朝廷的公家政權(首腦是貴族的關白而非武家的將軍),因此文官在這一體系中的作用就越發突出。不過天下僅止粗定而已,仍有很多外樣大名雄踞一方,虎視眈眈,秀吉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對於家中兩派的爭鬥,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沒有徹底地削弱武斷派的力量。

沒等矛盾徹底解決,秀吉就撒手西去了,留下了好大一個爛攤子。侵朝戰爭的時候,大量武斷派將領在朝鮮半島上餓著肚子浴血奮戰,而文治派吏僚大坂和名護屋兩頭跑,為了籌措軍糧搞得焦頭爛額,日子也不好過。人從來都只會看到自己的難處,很少顧及他人,這些日本武士也是如此。武斷派認為自己被文官們出賣了,戰爭打不贏全是後勤跟不上所造成的;而文治派則認為武將們作戰不力,讓李舜臣的水軍縱橫馳騁,我們好不容易籌劃的軍糧全被半道劫走或燒盡。再加上本屬文治派的小西行長欺上瞞下,石田三成等奉行在論功行賞時又偏袒行長,雙方矛盾日益尖銳。

這場好戲,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全都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家康的陰謀

當時全日本最大的諸侯就是德川家康,家康及原出駿、遠、三、甲、信的他的家臣們的封地,加起來竟有二百五十萬石之多,而豐臣氏的藏入地(直轄地)才不過二百三十萬而已。當然,秀吉並不專以土地為念,他依仗的是堅城大坂、大坂城中所藏無數珍寶和黃金,以及京都、伏見、堺等重要都市。這種策略本沒有錯,但是有些超前,全日本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土地,以及由土地而生的糧食,由糧食而生計程車兵,仍是第一重要的資源。

當然,如果加上出身豐臣氏家臣團的那些大名們的領地,將近日本之半,是無人可以撼動的。只是秀吉白手起家,他和家臣們還並沒有形成世代主從、牢不可破的關係,家臣們效忠的物件只是秀吉一人,而非暴發戶豐臣氏,當秀吉去世以後,主從之間很可能產生裂痕。這和家康不同,以三河武士為主的德川氏家臣團內部同樣矛盾重重,但他們同時都牢牢團結在松平?德川氏這個主家周圍,離心傾向並不嚴重。

不過當時形勢終究和戰國時代不同了,有了一個真正具有實力的天下共主,任何戰爭都會引發天下之戰,把周邊所有諸侯都捲進去。所以德川家康雖然擁有最多的土地,最強的兵源,卻並不敢輕舉妄動,他要等待時機,等待因豐臣氏家臣團內部矛盾而引發的天下大亂,才好混水摸魚。

且說秀吉遺命,傳位給年幼的兒子秀賴,於是秀賴及其母澱姬就成為豐臣政權新一代的核心人物。澱姬本是淺井長政和織田氏市姬之女,出身近江,因此與近江系的石田三成等人關係密切。秀吉老年得子本就是很不尋常的事情,因此後世有謠傳說,其實秀賴是澱姬和三成私通所生——雖是無中生有,料非空穴來風。

而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則出家隱居去了,並且後來還把她在大坂西之丸的宅邸讓給了德川家康——後世因此又有北政所和家康曾有盟好的謠言產生,不過考慮兩人的年齡,那比說澱姬和三成有一腿更不靠譜。

事實上,三成等文治派官僚本就居於豐臣政權的核心地位,秀賴年幼,諸事都由其母澱姬決斷,三成因此和澱姬來往密切,本是理所當然之事。文治派希望天下安定,則他們可以壓制武斷派,長居政權中樞,所以牢固地團結在幼主秀賴以及秀賴的代言人澱姬身邊。後世或者誣三成為野心家,或者捧其為曠古忠義之士,其實不管個人的道德品質究竟如何,他都是無法違逆集團利益而單獨行事的。

而在北政所看來,丈夫已經去世了,那個居住在大坂本丸裡的幼兒和他母親,其實完全和自己毫無關係,她更擔心的反倒是從小如同己出般養育長大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會不會在政治鬥爭中遭到文治派的迫害。北政所認為有足夠實力制約三成等吏僚的只有德川家康,因此她向家康示好,同時也指示加藤、福島等人唯家康馬首是瞻。

就這樣,文治、武斷兩派的鬥爭,逐漸演化為三成和家康兩人間的鬥爭。家康慣於後發制人,他首先挑起事端,要敵人自己送上門來。

秀吉臨終前留下遺訓,禁止各大名間非經豐臣政權允許的締結婚姻和交換人質,而身為“五大老”首席的德川家康卻似乎是急不可耐地打破了這一禁令,在秀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