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為“勘合貿易”。

足利義持時代,因為輿論一致反對義滿嚮明朝稱臣的行為,使得義持與明斷交,勘合貿易曾經一度中斷,到了足利義教當將軍的時候方才恢復。但這種貿易是打著朝貢的旗號附帶進行的,明朝自詡天朝上國,對於遠來的進貢船隊從來待遇優厚,高價收取其貨物,額外還有賞賜,所以一次勘合貿易,所得利潤不下五倍。日本各國守護、名山大寺、豪商巨賈,全都削尖了腦袋想往貿易船上鑽。

最終得以組成貿易船團的,主要有以下幾大勢力:京都天龍寺和相國寺、細川氏、大內氏。其實他們身後,還各有實際主持事務的豪商巨賈,細川氏靠的是堺的商家,而大內氏則依靠北九州博多的貿易商會。

為了獨佔勘合貿易的巨大利潤,堺和博多、細川和大內,都展開了激烈的或明或暗的競爭與較量。於是大內政弘為了打倒細川氏,獨霸勘合貿易,遂在“應仁之亂”中響應山名宗全的號召,點集數萬大軍,並要求四國的河野通春出動戰船五百餘艘協助運兵,浩浩蕩蕩殺奔京都而來。

西軍得到強援,立刻發動全面反攻,九月間佔據了內裡,並在從九月十八日開始的東巖倉合戰中殺敗細川、赤松的別動隊,阻止了敵人的反撲。到了十月份,京都對外的七條主要通路,除丹波路以外,另外六條全都被西軍所控制,東軍被壓縮在京都東北角上,駐兵相國寺、細川勝元邸和花之御所,負隅頑抗。

●硝煙畿內

應仁元年(1467年)十月四日,西軍的畠山義就、大內政弘、一色義直、土岐成賴、六角高賴等部對花之御所及其東面的相國寺發起全面進攻。細川勝元派畠山政長統率三千兵馬前往救護,並且明確表示無力再派後援。畠山政長大呼道:“我將獨立殺破敵軍百萬雄兵,博取軍功第一!”首先向一色軍發起自殺性衝鋒。一色軍不敵潰敗,被斬首八百餘級。

西軍的總攻擊就此遭到挫敗,雙方再度進入長期對峙。這場戰亂引發京都各處大火,從六月開始,陸續有公卿、守護的宅邸,以及名寺古剎被燒,然而足利義政將軍卻躲在花之御所裡,照樣每日飲宴作樂,觀看猿樂(滑稽戲),吟誦連歌。據說他曾經講過這樣的話:“天下破敗就讓它破敗吧,世間毀滅就讓它毀滅吧,我之榮華富貴也不過雲煙而已。”室町幕府倘若不滅,那真是沒有天理了!

東西兩軍的對峙一直持續到文明元年(1469年)四月——因此這場動亂也被稱為“應仁?文明之亂”——東軍終於再也扛不下去了,各部陸續突出京都,逃往丹波等地。大內政弘等西軍將領隨後追趕,卻沒料到自己後院卻燃起了熊熊烈火——當年五月,豐後守護大友親繁、筑前守少貳賴忠響應細川氏的號召,開始進攻大內氏在北九州的領地;十二月,大內教幸(政弘叔父)在長門掀起反旗,宣佈加入東軍。

第二年(1471年)五月,斯波義廉的重臣朝倉孝景歸降東軍,被授予越前守護之職——這給西軍造成了異常沉重的打擊。連年戰亂,守護大名們勢窮力竭,財政狀況也都瀕臨破產邊緣,於是被迫於文明四年(1472年)元月開始和談。次年(1473年)三月,山名宗全舊傷發作,撒手人寰,五月細川勝元病歿——兩個老對頭同年歸西,也算是巧中之巧了。

當年十二月,足利義政正式把徵夷大將軍的寶座傳給兒子義尚。第二年是文明六年(1474年),四月,兩軍新的統帥山名政豐和細川政元正式講和,因為幕府將軍還捏在東軍手裡,所以算是山名政豐向東軍投降。又三年,到文明九年(1477年),西軍全部退出畿內歸國,“應仁之亂”才算暫時打上一個句號。

“應仁之亂”是戰國時代的開端,將全日本一分為二的大戰亂雖然暫時停止了,但各地守護、豪族之間的戰爭從此再也停不下來,月月都起爭端,處處燃起戰火。考究戰國時代,一般都稱其為秩序顛倒的“下剋上”的時代,那麼,何所謂下剋上呢?

可以分幾個層次來說明這一獨特的詞彙。首先,昔日輝煌的京都在“應仁之亂”中被大片燒失,無數公卿為躲避戰亂而逃亡遠國,原本就殘存不多的朝廷威信更加一落千丈。明應九年(1500年)九月,后土御門天皇去世,竟然無錢安葬,被迫透過幕府請求各寺院和豪商贊助,允許贊助者有權使用天皇家獨享的菊、桐家紋。因為天氣炎熱,沒等下葬,天皇的遺體就已經腐爛生蛆了。

朝廷實權被武士所奪非止一日,但從來沒有這樣悽慘過,甚至被迫要向卑賤的商人伸手要錢,這是第一重下剋上。第二重下剋上是指幕府權威喪盡。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