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最不缺的就是智力的暴君。�薩默斯在這方面,多少像他的前任、美國的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漢密爾頓被稱為“美國政府之父”,不僅一手創辦了聯邦政府,而且創辦了美軍、海岸警備隊、金融機構。現代美國的成功,幾乎都可以追溯到他的設計。但是,這樣一個智力超強的人,性格太烈,又主張強有力的總統、集權的聯邦政府,引起了其他社會力量的普遍恐慌。薩默斯同樣智力過人,要堅決地使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以高壓手段推行自己的政策。結果使別人覺得喪失了權力,使他成為校園中的眾矢之的。�
哈佛風暴(3)
薩默斯自年初失言後,漸漸明白自己的錯誤。他雖然是哈佛出身,畢竟在哈佛執教不足十年,對在哈佛充當領袖的遊戲規則並未參透。他的恩師、前財長魯賓,他的前老闆克林頓總統,都在調教他如何應付這樣複雜的政治局面。他這兩個多月,放下了架子,反覆表示虛心學習,一再道歉。在不久前的一個學生家長會上,一個家長站起來說:“人們都說你是混蛋!”他則謙卑地說:“大家可以這樣說我,但請一定不要彼此這樣說對方。”但是,這些姿態,似乎已經為時太晚。在教授會議上,為中國讀者熟悉的漢學家、《叫魂》的作者孔飛力,一再試圖阻擋不信任案的表決,稱薩默斯有成為一個好校長的潛力,但是這樣的努力被輕易擊敗。
薩默斯的職位,是由哈佛董事會決定。這個董事會中的校董,大部分都是他拉來的。其中包括他的恩師魯賓。在這場持續了近三個月的風波中,董事會一直明確支援薩默斯,並且在不信任票的結果公佈後,再次表達了對薩默斯的支援。教授會議不是議會,教授投票只有象徵意義,不具法律效應。�然而,美國的大學一向講究“教授治校”。教授對校長失去信心,校長就有大麻煩。在一個世界級的私立大學,教授對校長投不信任票還是前所未聞的事件。薩默斯不辭職,這場危機很難輕易化解。董事會可以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教授對立。但是,沒有教授的支援,哈佛就會面臨三大很難承擔的風險。�第一,董事會硬挺薩默斯,造成校園分裂。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損害哈佛的公共形象,影響哈佛的募捐活動。像哈佛這樣的私立一流大學,經費主要靠校友的捐助。如果校友對學校喪失信心,不肯給錢,就會從根本上影響哈佛的競爭力。特別是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這三大名校,孰優孰劣僅在毫釐之間。這樣的危機不能及時化解,哈佛就可能被人超過。�第二,董事會與薩默斯站在一起,更加強化了哈佛企業化的形象。華爾街的企業總裁自己召集人馬組成董事會,再由這個董事會決定給自己加工資,置企業利益於不顧。這樣的形象一旦形成,哈佛的長遠利益就會受到致命的打擊。董事會雖然權力甚大,但必須說服教授、使薩默斯重新獲得信任。否則,這個遊戲是玩不下去的。�第三,薩默斯雄心勃勃,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別是最近文理學院的課程改革正準備提交教授們討論。現在的衝突,則使這種討論變得幾乎不可能。一系列改革都會拖延。薩默斯構想再好,教授們怨聲載道,任何改革也難以推行。所以,薩默斯現在雖然還是校長,其權力比起剛剛上臺時已經削弱了大半。一個沒有權威的校長如何治校?這是哈佛早晚要面對的難局。�簡而言之,這場爭鬥,表面是女權,實質是哈佛要繼續成為一個學術共同體,還是轉化為一個跨國公司。薩默斯的企業總裁的風格,已經被哈佛的教授們所拒斥。
管理泡沫:MBA的社會史(1)
MBA(企業管理碩士)現在在中國依然熱得燙手,但西方發達社會卻開始面臨MBA泡沫的危機。�據《金融時報》報道,最近幾年,在美國申請MBA的人數直線下降。這首先和人口因素有關。在1990年代末期,美國二十四五歲左右的人口有2400萬,如今已經跌到1900萬。而這個年齡層的人,是MBA的主要生源。不過,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對是否要投資10萬美元左右、拿出一生中20個月的時間、在頂尖的商學院拿一個MBA學位產生了疑惑。越來越多的老闆,對MBA學生的實際能力也缺乏信心。MBA的價值,正在面臨著全面的挑戰。�瞭解MBA的危機,就必須瞭解其歷史,瞭解MBA為什麼一度熱得燙手。簡單地說,MBA是個“管理時代”進身的敲門磚。當前MBA面臨的危機,多少可以歸結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正在從“管理時代”向“創造時代”轉型。�美國於19世紀末期崛起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企業界的領袖常常是卡耐基這樣從十幾歲就開始打工的實幹家。大學的教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