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擠進這裡生活、工作、養老。
這個城市自然就不再能用行政的手段,而只能用經濟的手段去調節供求關係、人口關係和資源分配關係了。當這個城市的生存條件讓更多的人感到不適於居住時,自然會產生淘汰的作用。如果這個城市因各種原因在吸引著巨大的居住需求,那麼外地人購房的數量就呈現了必然的增長趨勢。
首都是全國人民的首都,全國人民都擁有在首都工作和居住的權利。戶籍已經不能成為外地人進入首都的障礙,也已不能成為限制他們在北京生活的條件。也許他們的進入會給北京市的資源分配與管理帶來許多的困難,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已變得無法迴避了。
(2006年5月30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別把驢子當成馬
社會上關於是否應公佈商品房成本的爭論仍在繼續,包括一大批自稱不是專家也不是學者的外行。我們歡迎所有人都來參與討論,可以提出各種批評與建議,就像沒有騎過馬的人也可以參加賭馬,也可以評論馬術的好壞一樣。但如果把驢子也當成馬來討論,不管是內行還是外行,都只能惹人笑話。
在所有國家的法律與法規中,商品房都不是公共政策的討論範圍。商品房的屬性在《房地產管理法》中被列為“以盈利為目的的商品”。國務院“23號檔案”和“18號檔案”都明確商品房是三種供應體系中完全市場化的部分,並且面對中高收入家庭,而另外兩種供應體系(經濟適用住房與廉租房)才是公共政策和政府責任的部分,是帶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因此商品房中才有住房與非住房類產品之分,有別墅、公寓等高檔商品房與普通商品房之分。而公共政策性質的經濟適用住房與廉租房則沒有非住房部分,也沒有高檔住宅與普通住宅之分。因此,自“23號檔案”之後,檔案與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