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部分

新生的女真國亂作一團,不得不花大力氣來整頓內部,一時間無力對外征伐,女真這隻戰爭猛獸在這段時間內就這麼陷入了冬眠期,給了常勝軍以迴旋的空間和時間。

其實就算阿骨打本軍不出,其國相撒改部在曷懶甸的兵力也著實不弱,倘若能出兵東京道,對於常勝軍也是一個大大的麻煩。不過這撒改一部也一直沒有閒著,當阿骨打在北線起兵反遼之時,撒改只是遣自己的長子粘罕北上相助,自己則督帥斡賽,斡魯等諸子南攻高麗,雙方各築城相互攻殺,打的熱鬧非常。

阿骨打擊破天祚親征之後,高麗也知女真勢大,不敢再與之爭競,便遣使與撒改議和,雙方就地停戰,同時請求阿骨打允許高麗攻打遼國的保州之地。這保州乃是遼國當日攻打高麗時所置重鎮,位於鴨綠江入海口南側,即今朝鮮新義州之地,對於高麗來說,這就是釘在家門口的一顆釘子,每欲去之而後快。

阿骨打也算是絕了,他一面對高麗來使以禮相待,款待其在國中暫留,許其自行攻取保州,一面又命人飛馬傳訊給撒改,命他即刻率大軍併力去攻打保州,務必將這要地先取在手中,以便日後攻打高麗之用。撒改得旨,便即全軍沿鴨綠江而下,去攻打這保州,到彼處一看,原來高麗已經派兵前來圍城,於是這保州便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城裡是仍忠於契丹的數千孤軍,借城而守,城外北面是女真營壘,南面是高麗營壘,這兩軍一面要攻城,一面又互相扯後腿,保州城下打的燦爛異常,煞是好看。

如此亂局之中,試問女真國哪裡能騰出手腳來管東京道的閒事?

政和五年五月,當招諭曷蘇館路女真之事大致完畢之後,郭藥師便會同花榮等部,開始將精兵向東京遼陽府一線調集,預備攻打高永昌。

第十三卷 燕雲下篇 第二九章

北邊亂局方殷,遠在大宋河間府的高強也沒有閒著。

他心裡明鏡似的,跟遼國之間,談歸談,打還是要打,倘若沒有夠勁的武力作後盾,就會象歷史上的北宋一樣,十幾萬大軍打個燕京都打不下來,徒然惹人恥笑。況且收復燕雲這件大事,用現在時髦的概念來說,那是一個系統工程,軍事上的勝敗只是說是次要問題,燕京百姓已經背離中原漢族主文化區二百餘年,有些世家大族為遼國效力已經長達八九世之久,要收服這些自居為北朝正統的漢人同胞的心,其難度更在軍事征服之上——收復人心,最重要的是時間,然而北面強虜迭起,要求燕京一帶必須能夠儘快成為忠誠於南朝大宋的一個邊疆重鎮,高強最缺的就是時間。

是以,一面任憑葉夢得和張琳這兩位飽學之士在那裡大扯皮條,高強卻開始親自主持對燕地豪民的拉攏工作。這項工作其實早在當日高強出使回京就已經開始,系由李應和石秀透過民間的商貿走私渠道進行,不過當時的拉攏物件只能侷限在底層百姓和綠林豪傑這等下九流人群之中。

等到趙良嗣南奔之後,拉攏燕民的工作便成了他的主要事務之一,憑著他燕京世家出身的背景,短短數年之中,大批燕京的漢族官吏、地方豪強都成了拉攏物件,而隨著契丹對女真的戰事開啟,契丹兵的敗績不斷傳來,燕民也逐漸出現了不穩的跡象。誠然,燕京離東北前線數千裡,又隔著陰山之險,女真戰事彷彿離燕京無比遙遠,然而在此之前,連年災荒和遼國賑濟不力就已經使得燕民諸多離心。而契丹對女真戰事的連續失利,則更暴露出這個龐然大物似乎已經命不久矣。所謂明哲保身,廣大燕民要謀一個出路,那是再自然不過的想法了,而一水之隔的南朝大宋,彷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高強前世雖然沒有搞過統戰工作,不過作了這許久的生意,也從李應等人處得知了燕民的需求所在。安全,溫飽,這兩樣人類生存最低階的需要,如今在遼國統治下卻須費盡心力,亦未必可得。想要拉攏燕的民心,自然也須得從這兩方面入手。

此際河間府大營中,便團團坐了百餘人之眾,內中單是緋衣以上的官員就佔了近半,河北邊地的軍政大臣,幾乎悉數集結在此,等候樞密副使高強升帳。

左首下坐著的乃是邊臣,滄州知州何灌,雄州知州和銑俱在其中,此際上官未至,帳中官員彼此交頭接耳,話題大抵不離邊事和高強。何灌與和銑也不例外。這和銑乃是將門之後,其父和斌為將前朝,對西夏對南夷都立下大功,和銑承父之蔭,升官也是甚快,如今四十剛出頭便作了雄州知州,邊境的一方大員。

不過這樣的成就比起高強來那就小巫見大巫了,和銑言語之中未免也帶了些酸氣:“宵小之輩,竊據高位,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