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部分

高永昌自捉了劉參議之後,早知常勝軍與南朝關係密切,如今得了這枚定心丸。只道南朝也有意趟這一遭混水,頓時信心百倍,便命人在東京道各處州縣傳檄,以恢復渤海故國為號召,號令渤海人盡歸他旗下,行其“反遼復渤”的民族復興大業。

如果把阿骨打和耶律章奴計算在內的話,高永昌算是遼末第三個有意為帝之人,當然他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不過他這麼一舉反旗。契丹在東京道原本已經徒居形式的統治秩序頓時土崩瓦解,渤海人紛紛揭竿而起,到處趕殺契丹和漢人等各族,遼東大地處處殺聲。各路人馬縱橫來去,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遼東各族雖然多數善戰好勇,但人心中對於安全感的追求卻與他人無二,遼陽府亂得不成樣子,各部無不想要尋求一個安穩之地,於是東奔女真西走契丹,南走常勝軍,這三條路上的各族百姓絡繹不絕,其中倒還是南奔之人最為眾多。

之所以常勝軍之地能得眾心,當然不是因為這個名字較為好聽,一來常勝軍自遼季災荒以來便一直足食足兵,戰亦多勝,對於逃奔彼處的百姓也都能一一安頓,名聲自然甚佳;二來高永昌新近起兵復渤海故國,也不敢開罪這麼個強鄰,謹守著與常勝軍的約定不違,其兵眾對於南去的百姓極少留難;其三就是郭藥師和花榮等人將麾下大兵分路派出,鎮撫道路,接納百姓,招諭工作作的甚有條理,也極大地增加了各路難民的安全感。幾樣加起來,就造成了如今向南滾滾而去的東京百姓人潮。

趁此時機,郭藥師一面令諸部加緊招諭流民,一面遣大忭部攻入曷蘇館路,以張暉部為前導,直取那胡十門部女真。這胡十門說來也有趣,其父撻不野在高永昌身邊為官,他卻不肯去投高永昌,曉諭部族,說自己和女真國主阿骨打乃是同族,目下東京大亂,不如去投阿骨打為上。

要說這胡十門世居曷蘇館路,如何會與那阿骨打同宗?原來此人說自己的十幾代先祖和阿骨打先祖乃是同胞兄弟,後來阿骨打先祖北上謀生,他自己的先祖則入了高麗,其後人因契丹破高麗,便移居到此。有這一段因緣,便可前去投奔了。

實則其時女真並無文字,那什麼先祖傳說云云的大概和中原華夏的創世神話傳說差不多性質,哪裡能做得準的?胡十門這般亂攀親戚,無非是看阿骨打起兵破遼,女真一族行將得勢,想要趁早投靠,謀一個前程罷了。

只可惜有張暉這個熟知系遼女真內情的嚮導在先,又有大忭所部近萬海兵在後,胡十門的部族剛要起身去投女真國,便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時候胡十門所部的表現就大大玷汙了女真人在遼東所建立的赫赫武功,連像樣的抵抗都沒來得及組織,就被常勝軍一萬餘眾四面合圍,兩句象徵性的招降之後,當即揮軍掩殺,可憐胡十門所部一萬餘人,丁壯被悉數殺盡,老弱沒為奴婢,發付給張暉等降順的系遼女真千戶,胡十門本人則被張暉生擒。

此戰之後,正如張暉所預料的,曷蘇館路眾女真部落被一舉震懾,常勝軍所展現出來的順者昌逆者亡的氣勢,正符合塞外諸族對於強者的定義。況且這些部落久居遼境,早已開化,若要他們去投奔生女真同族,感覺上還有些象“屈尊”一般,而投靠文治較盛的常勝軍就不大有這類心理障礙了。

至此,高強那由常勝軍招撫曷蘇館路女真的計劃,才算是大致成功,總計陸續招得系遼女真部族數百種落,八千餘戶,單單甲士就有近三萬人之眾,足足抵得上完顏女真國目前所有的女真人兵力了!

此消彼長,對於女真國潛力的打擊無異於一次殺敵數萬的大戰役,而常勝軍的兵力則由此一躍而達到十萬人以上的等級,勢力範圍更是擴充套件到了遼國邊壕東境,與生女真曷懶甸諸部接壤。

在這樣關鍵的時候,那完顏阿骨打等人為何無動於衷?原來這女真國諸將心存必死之心,一戰而勝遼主天祚,獲勝之後的狂歡竟達五日之久,就連阿骨打、粘罕等謀國君臣也都沉醉其中,就更不用說其餘了。當狂歡過後,女真國中居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提出既然破遼,立國已穩,便可同享富貴,無事征戰了,反正女真人自來儉樸,目前所虜獲的財帛已經超出了這些人最輕狂的夢想了。

阿骨打甚有雄才,自然不會滿足於眼前的區區勝利,無奈女真人從來都生長於山野中,如他這般心懷大志者委實寥寥可數,在達成了當初起兵的最低目的——抗遼立國之後,以為大功告成者還不在少數,甚至有些完顏部的大人也都作如是想。

內部不靖,外部又有許多部族前來歸順,阿骨打身邊極度缺乏理民的長才,以至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