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6部分

國用物資賠償,而且對可以從德國取得物資賠償的數量也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另外還成立了由一批官員組成的經濟和工業規劃委員會,負責廣泛地考慮戰後各種問題,其中包括德國鋼鐵生產的適宜水平問題。對於這些委員會提出的報告,政府的大臣們都不屑一顧,但是到1943 年夏,政府授命副首相C·R ·艾德禮負責考慮對投降後的德國需要作出的各種安排。全面佔領德國的想法恐怕就是在這時開始形成的;毫無疑問,這個想法從摩根准將以及其他一些人所闡明的歷史教訓,即從德國人逃避執行凡爾賽條約關於解除武裝的規定這一事實中得到啟發,因而認為下一次盟國必須確保處於有力的地位,能強制執行其擬訂的各項措施。把德國劃分為幾個區,每個區由一個大國佔領,提出這類建議的淵源肯定就在於此。英國外交部確實一度詳細討論過整個德國由各盟國共同佔領的主張,這個主張在華盛頓也進行過討論,但是軍界的意見一致反對。理由相當明顯,雖然其他方案的實際經驗可能使共同佔領回顧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在當時情況下采取共同佔領的方法困難將是非常大的。由英美雙方聯合佔領德國西部似乎更為可行,但是由於下列兩方面理由而被排除在外了,一是害怕這樣做似乎31 是在“結夥”對付俄國人;二是美國人並不願意把他們的手腳同英國人捆在一起。以艾德禮為首的委員會所草擬的方案得到了“批准”併發到華盛頓,這一方案以後在美國國務院負責起草呈交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審議的方案中有所體現;以後該方案又轉送給歐洲諮詢委員會審議,但是他們認為不是“很急迫或現實到足以向戰時內閣提出”。甚至在雅爾塔會議期間,艾登對莫洛托夫說:德國問題雖然已由專門人員進行過研究,但英國戰時內閣尚未進行過討論。

在德黑蘭會議上,丘吉爾完全無視(也許是根本不知道)艾德禮提出的建議,並矢口否認斯大林的說法,即丘吉爾在原則上反對羅斯福關於分割德國的提議,卻指出,德國被劃分出來的各個部分如果不隸屬於其他聯合體,以後還會重新聯合起來。“問題不僅在於分割德國,更重要的是,要使彼分割出來的地區獲得生命力。。。即使需要五十年才能實現,也是很大的收穫。”在1944 年10 月莫斯科會議期間,丘吉爾的主張似乎更為單刀直入,他鼓勵斯大林考慮下述方案:建立南德聯邦(包括奧地利),單獨成立萊茵國,對魯爾、薩爾以及基爾運河區實行國際共管——這一方案同摩根索的方案如出一轍。

總之,丘吉爾同羅斯福都不喜歡“對一個我們尚未佔領的國家擬訂計劃”。他在1944 年末給艾登的信中說:無論是在這場鬥爭剛剛結束,或者是在感情興奮激烈之後不可避免地緊接著要變得冷靜的時候,一個受過摧殘而震顫的世界上那種百感交集的情緒,要想在小小的篇幅裡都寫出來,那是錯誤的。這股令人生畏的感情浪潮支配著大多數人的頭腦,而不隨大流的人往往不僅會變得孤掌難鳴,而且毫無用處。在這些世事中我們所得到的啟示是一步一步地得來的,或者充其量也只能先走一兩步而已。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儘量把個人的決定保留到所有目前還潛伏著的事實和力量都顯示出來。

這種觀點,毫無疑問,使得無條件投降的政策更富有吸引力,人們把這一政策描述為“不僅是對德國採取強硬32 政策的公式,〔而且〕是規避討論德國前途的公式”。往往有人提出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這種政策挫傷了希特勒集團內部反對派的情緒,使得德國在蘇軍到達歐洲心臟地區以前不可能上崩瓦解。丘古爾在回憶錄中僅用十三行篇幅描述了1944 年7 月20 日的事件,由此可見,他對這一事件的重要性估計不足。但我們不要忘記以下四點。第一,在兩次大戰中間,德國的民族主義者用來“博取同情的”主要論據之一是這種誇張失實的說法,即盟國未能履行1918 年的投降條件;1945年以後德國人一再企圖讓他們的征服者按海牙陸戰公約承擔明確義務,由此看來,他們一旦找到機會就會重蹈覆轍。第二,作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德國人確信侵略是得不償失的。如果接受了一個德國新政府提出的投降條件,上述教訓就會被遺忘殆盡,正如1918 年發生的情況一樣,因為今後世世代代的人會爭辯說:要不是提出投降條件的人在國家背後戳了一刀,戰敗的命運是能夠避免的。德軍必須抵抗到底並在戰場上忍受明顯的失敗。第三,即使反納粹的反叛集團力量很強大,能夠上臺,對於那時盟國註定要堅持的條件,他們是否願意稍加考慮,也是頗為可疑的。“我記得有好幾次曾試圖起草能使征服德國者息怒的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