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提供了根據。美國公眾自認為自己對中國這一被保護國的用心是善良的,所以這種抨擊使美國公眾痛心,使他們迷惑不解。
在遭到慘重損失的緬甸戰役之後,約有九千名中國士兵設法逃脫了。在駐印度的英國當局合作下,史迪威在印度中部的拉姆加爾為這些士兵建立了一個訓練中心。
他還說服蔣介石同意另外空運一批中國部隊到印度去接受訓練。這樣,共計有六萬多人派到印度去了。這些部隊用美國的武器來裝備,由美國軍官指導他們使用那些武器;他們吃得非常好,這是他們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軍餉也是直接發給他們的。這樣,一支現代化的中國軍隊的核心就在印度建立起來了。與此同時,另一支計劃擴充套件到三十個師的兵力的中國軍隊正在由“租借法”提供裝備,這些裝備陸續透過“駝峰”運往中國,這支軍隊也是由美國部隊的人員指導他們使用那些現代武器的。
如何使用這些精銳的重新裝備過的中國軍隊呢?這是一個引起爭吵的問題,這場爭吵主要發生在史迪威與蔣介石之間,但也發生在史迪威與陳納德之間。史迪威一心想收復緬甸,為在那裡遭到的失敗雪恥報仇。他還認為這也是開闢一條通道以更有效地援助中國的最好方法。所以他想把拉姆加爾的中國軍隊同他希望得到的美國增援部隊,用來發動一場從阿薩姆進入緬甸北部的進攻。史迪威的計劃是:這場進攻應與中國在雲南的部隊發起的橫垮薩爾溫江的攻勢以及英國從英帕爾進行的攻勢同時進行,也許還要和越過孟加拉灣的水陸兩棲部隊協同進攻。
蔣介石心裡是反對史迪威的這一計劃的。他不願意自己這支由美國訓練的部隊在緬甸冒另一次失敗的危險;在收復緬甸的任何戰役中,他都要英國首當其衝。而且這位中國大元帥擔心的是,日本人可能在中國對他發動一場較大的攻勢。他希望儲存實力以應付這種可能發生的事件。毫無疑問,他還有政治上的考慮,因為如果他失去了最好的部隊,他在對手面前,特別是在共產黨面前,還有在他自己陣營中的任何有野心的將領面前,必將處於不利地位。所以蔣介石和他的親信實際上是想按兵不動,直到日本在海上被打敗,美國部隊在中國登陸,那時他就可調出這些部隊,配合作戰,擊退日軍。
蔣介石在反對史迪威的計劃時得到了陳納德將軍的支援。陳納德的計劃是在中國東南部仍由國民黨部隊控制的領土上建立空軍基地,從這些基地出發可以襲擊在中國海面上的日本運輸船隻,甚至可以襲擊日本本上。陳納德在他的回憶錄裡堅持說,他從未希望單憑他的空中力量來守住這樣的基地;但是他相信,這些基地可以由得到美國空中支援的中國地面部隊來控制,只要這兩支部隊都能公平地得到“租借法”的物資,而史迪威是控制著“租借法”物資的分配權的。陳納德反對在緬甸發動任何進攻。他認為,越過“駝峰”的空運線能夠增加空運量,能夠比沿著崎嶇的滇緬公路運輸更多的噸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1944年1 月,有一萬四千多噸物資空運到中國;到1945年5 月,一個月的空運總噸位已經增加到七萬噸了。
史迪威鄙棄陳納德的計劃,這兩個人都從心裡討厭對方。陳納德認為史迪威是一個看不到空軍潛力的蠢步。兵:而史迪威則認為陳納德是一個不服命令的陰謀家。
加之,陳納德是蔣介石的有力的支持者,而史迪威則憎恨蔣介石。陳納德抱怨史迪威給他的空軍部隊的供應太少,對在中國戰線上抗擊日軍的中國軍隊也沒有提供任何東西,儘管這些中國軍隊,特別是在薛嶽將軍指揮下的湖南士兵,是很能打仗的,在長沙戰場上就證明了這一點。據陳納德對史迪威的指控,情況是除了指定向薩爾溫江進攻的由史迪威直接統轄的部隊外,面對日軍大舉進攻的中國部隊處於裝備不良的狀態。
這個問題在1943年5 月在華盛頓召開的“三叉戟”會議上(史迪威和陳納德都應召參加了這次會議)經過研究,得到了解決,陳納德取得了部分勝利。會議決定,陳納德的第十四航空隊有權從印度空運到中國的物資中優先得到其中一半以上。但是,據陳納德說,史迪威藉口沒有得到確切命令,從不按此決定行事。
除了史迪威和陳納德之間的不睦外,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在盟軍取得歐戰勝利而掃清道路之前,蔣介石無論如何不願使用他的部隊在緬甸發動較大的攻勢,由於英國政府也不願把它的部隊用於類似的行動,蔣介石就更不願意在緬甸作戰了。從丘吉爾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出,丘吉爾不贊成進攻緬甸的主意,他寧願繞過緬甸進攻馬來亞或蘇門答臘。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