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一帶的土耳其領土和領海上的幾個基地租借給蘇聯,但是結果都沒有如願以償。因此到最後,蘇聯勢力範圍和西方勢力範圍之間的界線便起自波羅的海南岸,貫穿了整個歐洲大陸,達於黑海西岸。羅馬尼亞連同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都劃在這條界線的蘇聯一邊,而希臘連同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則歸在西方一邊——南斯拉夫人經過了短時期的親身體驗,嘗夠了俄國霸權的現實滋味,終於把先前自願同蘇聯建立起來的友好結盟關係割斷了。
五、西方盟國和蘇聯之間的破裂
由此可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重組,就是把德國武力征服下的歐洲統一局面,變為分成兩大勢力範圍的局面;這種分割是由於各大戰勝國未能保持歐洲大陸統一的結果,而這種統一恰恰曾經是被它們打敗了的對手的唯一的然而卻是非凡的建設性成就。希特勒用強力造成的歐洲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統一,是針對歐洲最迫切的需要而提出的一個切實可行的答案;誠然,希特勒解決歐洲問題的方式方法是蠻橫的,是透過侵略行動來實現,採用野蠻手段來推行,而且是以此來為德國民族的自私目的服務的,這一切都使歐洲那些不情願的受益者們感到深惡痛絕,但是,歐洲為了擺脫德國的殘暴統治,竟不得不把這種殘暴統治帶給歐洲的僅有的一大好處拋棄掉,以作為一部分代價,這是歐洲很大的不幸。如果再考慮到,在“希特勒的歐洲”分成兩大勢力範圍之後,處於分界線俄國一側的那許多歐洲國家與過去唯一的不同只是德國的殘暴統治換成了俄國的殘暴統治(除芬蘭外都是這樣),這就越發使人感到不幸了。但最不幸的還是:德國的對手勝利後造成的歐洲結盟新貌,使希特勒的受害者們和反對者們賴以熬過整個戰爭的那些希望都落了空。歐洲分為兩大陣營、各由一個非歐洲的超級大國充當盟主的這一新秩序,不僅沒有給這個備受破壞、困頓不堪的大陸帶來它所渴望的那種政治穩定的局面和免於恐懼的生活,反而帶來了又一個回合的政治對抗和緊張相持,大有爆發成為一場以歐洲為戰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勢。
歐洲戰後分成俄國勢力範圍和英美勢力範圍,這個局面本來已很不幸,而不久前曾經結成同盟對共同敵人作戰的兩個大國集團的一場爭吵,又進一步使事態變得如此嚴重,這是什麼緣故呢?當然,根據那套強權政治經來看,大家知道,若是僅僅為了要打贏一場戰爭而締結同盟,則勝利到手,同盟往往也就分崩離析。大家也都知道,取得的勝利愈徹底,同盟的拆夥大概也愈快。這個道理似乎很可以說明,1945年合力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的這些大國為什麼到了1946年就會鬧翻;因為當初的實際情況很明顯,蘇聯和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聯合,只是由於雙方都面臨著即將被德國人毀滅的共同危險;同樣也很明顯,在1945年歐洲勝利之日,第三帝國軍事力量之耗竭,尤甚於1918年第一次大戰停戰時的第二帝國或1806年耶拿之戰敗北後的普魯士。然而,對1945年的戰勝國來說,歷史上的這兩個先例卻也是兩個觸目驚心的前車之鑑,就是說,對德勝利不管看來多麼徹底,往往難免與時俱逝。那末,這些連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歷史事實的教訓,為什麼未能在1945年歐洲勝利日之後保住最近這一次反德同盟而不使散夥呢?
也許,美國人之所以對美俄保持友好關係的必要性估計不足,是由於他們對始終存在著的德國軍國主義威脅沒有充分覺察的緣故;因為美國人也許從來也沒有意識到,在1940年法國淪陷之後,美國一度也同英國一樣有被德國武力征服的危險,那時英國要是垮了的話,美國可能也會感到自己是支援不住的。可是,俄國人的頭腦就不至於這樣不開竅,1946年蘇聯之不惜同美國和英國鬧翻,是不能用這一條來解釋的;因為,俄國人在一生中已經兩次目睹自己的祖國橫遭德國軍隊的蹂躪破壞,這種一而再的可怕經歷必然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打上了畏懼德國的烙印。那末,為了什麼緣故,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打贏,蘇聯就開始採取一系列行動,日益挫傷它西方盟國的善意呢?為什麼在那些靠俄國武力而擺脫德國佔領或支配的東歐國家的戰後重組問題上,蘇聯要這樣咄咄逼人,不許西方盟國有一點點實際的發言權呢?為什麼1946年4月29日莫洛托夫要拒絕貝爾納斯提出的一項為期二十五年、到期還可展期的四大國條約的草案呢(該條約草案規定,德國應完全解除武裝,應採取檢查措施防止其秘密重新武裝;萬一條約遭到今後哪一屆德國政府的破壞,四大國應立即進行軍事幹預)?為什麼在同年蘇聯政府寧願放棄美國建議提供的一筆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