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更快地結束這場已經贏了的戰爭。”裡賓特洛甫如此描繪了到英國不得不投降時希特勒仍然可以隨意動用的德國軍事力量以後,提出他希望和莫洛托夫做的交易。“元首現在認為……按極其概括的線條在俄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之間……劃定……勢力範圍,是有好處的”。三國公約的三個簽字國都在轉向南面。裡賓特洛甫“不知道是否俄國早晚也會轉向南面,取得對俄國非常重要的通往公海的天然出口”。這時候莫洛托夫問裡賓特洛甫指的是哪個海,引誘他說出他的意思不是指愛琴海和東地中海。裡賓特洛甫問,難道不能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那個方向找到對俄國最有利的出海口嗎?難道俄國在亞洲這一部分的某些其他希望也不能實現嗎?裡賓特洛甫順便指出,在亞洲的這一部分“德國完全沒有利害關係”;在1940年11月12日,這句話莫洛托夫聽上去一定會感到預兆不祥,想起1939年8月23日俄德協定附加秘密議定書的第三條中,德國也曾宣告它在東南歐完全沒有政治上的利害關係。在納粹的嘴裡,這句話或許預示著恰恰相反的意思。無論如何,德國還沒有利害關係的那一部分亞洲地區,這時顯然不包括土耳其。莫洛托夫的發問把土耳其這個題目提上了裡賓特洛甫的議事日程。裡賓特洛甫說,他相信在俄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採取了共同的立場以後,應該逐步地引導土耳其靠攏這四個國家。他主動地說,俄國有權使它的軍艦和商船比以前更為自由地進入地中海;可是,顯而易見,在政治方面,他心目中蘇聯在土耳其的地位至多是參加共管罷了。
在裡賓特洛甫扼要地重述了要點以後,莫格托夫請對方作了一些說明並提出一些他自己迫切需要的東西。在三國公約中居於顯著地位的日本的“大東亞圈”是什麼?他需要知道其精確的定義;於是裡賓特洛甫不得不承認,他並不確切知道與他一同簽署該約的日本同僚所用的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雖然他曾表示贊成。莫洛托夫接下去就說:
在劃分德蘇勢力範圍方面,需要特別小心。去年對這些勢力範圍的確定只是一種區域性的解決辦法,最近發生的情況和事件已經使得這種解決辦法不合時宜和沒有意義,只有芬蘭問題是個例外,這個問題他以後將詳細討論。需要一些時間,才能作出永久的解決。在這方面,蘇聯首先想和德國達成諒解,然後,在對三國公約的意義、性質和目的獲得準確的資料以後,才能和日意兩國達成諒解。
莫洛托夫的這些話結束了11月12日的第一次會議。
在12日的第二次會議和13日的第一次會議上,德國的發言人是希特勒自己。在第二次會議上,他討論問題的方法和昨天裡賓特洛甫一樣。他說,對英戰爭的繼續,使德國不得不對一些它在平時沒有永久性利益的地區進行軍事幹涉——換句話說,無論如何,德國在這些地區只有經濟利益,而不是政治利益。當時的問題是怎樣安排使德國、俄國和義大利“取得自由進入大洋的通道”,在這個問題上“不致彼此發生矛盾”。這時莫洛托夫提到,他需要說的話都是完全根據斯大林的指示,於是他又問了一些問題。希特勒在薩洛尼卡覺察到什麼是來自英國的危險?希特勒是不是認為俄德協定在有關芬蘭的範圍內仍然有效?歐洲和亞洲的新秩序是什麼意思,讓蘇聯政府在其中起什麼作用?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土耳其方面,有關蘇聯在巴爾幹和黑海的利益問題需要澄清;這樣蘇聯政府對歐洲的新秩序才會有興趣,特別是對於新秩序推行的速度和它的形式。再則(這是第二次發問)蘇聯政府想要知道所謂“大東亞圈”的範圍。“俄國參加三國公約,他'莫洛托夫'覺得在原則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其條件是俄國應作為一個同夥來合作,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物件。”在這緊要關頭,“由於可能有空襲警報”,會談中斷。
在13日的第一次會議上,希特勒講到莫洛托夫提出的關於芬蘭的問題,這引起一場冗長的討論,其間雙方都比以前說話較為坦率。例如,希特勒告訴莫洛托夫,德國政府在俄芬戰爭中對蘇聯的支援,曾使德國人惱火——言外之意是在德國,以及在斯堪的納維亞和全世界,公眾同情芬蘭人。希特勒著眼於東南歐,他說:
蘇聯必須體會到,在兩國進行任何更廣泛合作的格局中所應謀取的利益,其範圍完全不同於目前正在討論的這些無關緊要的修修改改。只要俄國目前不在德國在戰爭期間有利害關係的那些地方謀取成就,當可獲得更大的成功。
莫洛托夫則說:
為了使'德俄'關係具有持久的基礎,有些問題也必須澄清,這些問題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