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演設立滿洲國之後,就把內蒙古東部、長城以北與東北連線的高原地區(當時為熱河省),當成控制東北的戰略必爭之地。由於當時的蘇聯已經在一九二一年,先侵略了中國的外蒙古,因此紅軍可以由蒙古高原南下,威脅到滿洲國的左翼戰略安全。因此關東軍認為,只有同時控制熱河高原,才能為滿洲國,增加戰略腹地的安全空間:日軍一方面可以阻斷中國經熱河地帶,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的通道,一方面日軍在此地區,居高臨下的威脅華北的戰略、政治與經濟重鎮北平與天津,以及為日本進一步製造“蒙古國”與“華北國”,建立發展的橋頭堡。

10。1 東北義勇軍的浴血反抗

因此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由關東軍一手導演的滿洲國成立之時,日本就已經公開地把熱河地區劃入滿洲國的領土之中,這也等於日本公開的昭告全球,它下一步侵略中國的目標,必然就是熱河。

而剛好在當年(一九三二年)的七月,在熱河東部又爆發了“石本權四郎事件”,石本是替關東軍工作的僱員,帶有關東軍與熱河軍閥之間的聯絡任務,他在七月十八日的旅途中,受到熱河東部抗日民團的搜捕。此事件當然立刻激怒了不可一世的關東軍,立刻興師問罪,發動部隊攻擊熱河東部的朝陽,並且使用空軍飛機轟炸主要的熱河城鎮,關東軍大有立刻準備進軍熱河的姿態,整個華北局勢也隨之告急。

不過當時的日本關東軍,要想進一步的侵略熱河,還是遭到實際的困難考驗,首先日本要先能控制住整個東北的局勢。因為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閥的侵略激起了東北人民民族主義的反抗,自從馬占山率部反擊日軍後,東北人民不願做日本統治下的漢奸與奴才,開始自動自發的組織各種各式的義勇軍,運用自己能夠想到的方式,反抗日本。滿洲國成立之時起,中國東北的抗日義勇軍,更是風起雲湧般的發展,在整個中國東北,從遼東半島到黑龍江,都有抗日浴血作戰。而一九三二年的夏季,正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發展到最為強大的時刻,當時接受指揮與支援的義勇軍團體就有四十九個之多,總人數約在三十多萬人左右。

雖然這些抗日義勇軍,多半互不統屬,更無現代化作戰的裝備與訓練,但是他們只是憑藉一腔愛國的熱血,抱持絕對不願接受異國統治的決心,就這樣自動自發的組織起來,反抗當時世界級的強權;他們不但在鄉間發動遊擊作戰,更幾度圍攻瀋陽、長春、通化、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東北主要軍政中心,也經常切斷南滿以及其它的主要鐵路幹線,當時覺醒與憤怒的中國人民,沒有袖手旁觀而讓東北義勇軍孤軍奮戰,他們竭盡所能地慷慨捐輸,也同時不斷利用機會傳播中國民族主義,使得中國的國家意識與民族認同,開始在四分五裂的情況之中發芽生長。

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立場比較親華的首相犬養毅,竟然被日軍的少壯派軍官在首相官邸加以刺殺,造成日本統治階層的震驚。從此以後的日本政府領袖,無人再敢設法與中國進行正常的外交關係運作,使得日本正式的走上侵略中國的不歸路。當時日本的元老重臣感到事態發展嚴重,因此在協商之後,決定奏請日皇,召日本海軍宿將齋藤賓組閣,當時日本元老重臣的構想是,日本已經開始走上侵略中國的軍事發展,因此需要由軍方將領組閣,以對抗各種內外的壓力,而選擇海軍將領擔任首相,也是希望利用海軍與陸軍之間的矛盾,能夠牽制逐漸失控的陸軍力量。

雖然關東軍自己發動攻佔東北的軍事行動,令日本軍國主義大為振奮,但是由於關東軍一再的抗命自重,已經造成日皇裕仁的不滿,以及軍部與政府的不安,加上本莊繁雖然統領了大量增援的日軍,但是卻無法迅速、有效的壓制東北抗日義勇軍之發展,而造成日軍在中國東北面臨陷入泥沼戰的危機。因此在日皇裕仁的指示下,日本新政府與軍部協商,決定改組關東軍,一方面要控制關東軍那種目無軍令的強悍作風,以免政策稍有不合關東軍構想的地方,就會遭到關東軍斷然反抗,不是先斬後奏的準兵變行動,就是發動刺殺與政變的自殺式行動;一方面更是要增加與強化關東軍的作戰能力,以期迅速的平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反抗,併為可能的日俄軍事衝突,進行戰略準備。

10。2 關東軍改組後武藤信義出任司令官

在日本政府與軍方共同協商之後,由日本軍部奉日皇之令,在一九三二年八月八日,下令改組關東軍司令部,加強軍部對於關東軍行動的直接控制,同時把經略滿洲國的所有軍事、行政與經濟大權,都直接付與關東軍司令部掌控,並且撤換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