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中的第二大黨。希特勒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和復仇主義,鼓吹反“凡爾賽壓迫”。

1932年希特勒在演講中煽動說:“凡爾賽和約給德國帶來了物資、政治和領土的損失,”“13年來我們由他人擺佈!”'朱庭光主編:《法西斯主義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華夏出版社,第47頁。'凡爾賽和約所造成的國際格局與德國的國內危機形勢相結合,最終導致希特勒的納粹黨於1933年奪取了政權,並憑藉德國國力形成了歐洲主要的戰爭策源地。

國際法西斯主義自產生伊始,即鼓吹戰爭,提出一整套赤裸裸的對外擴張理論。墨索里尼認為,“對法西斯主義來說,帝國的傾向,即各民族擴張的傾向,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而其反面,或守在家裡,則是一種沒落的標誌。”'《世界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10期,第26頁~29頁。'他還宣稱:“法西斯主義不相信持久和平的可能性與有益性。……同樣,一切國際性和社會性的(和平)組織與法西斯主義的精神也是格格不入的。”'《世界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10期,第26頁~29頁。'希特勒信奉“戰爭萬能論”。他鼓吹“德國不是所有國家中唯一建立在純粹力量的政策基礎上的帝國的傑出榜樣嗎?帝國的胚種細胞普魯士是由於赫赫的武功,而不是由於金融的操縱和商業的買賣而建立起來的,而帝國本身又完全是積極進取的政治領導和視死如歸的軍人氣概的光榮結果。”他說,“俾斯麥國家的建立者不是逃避兵役的膽小鬼,而是置身前線的將士。”'(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上。世界知識出版社,1979年版中譯本,第140頁。'他認為,經濟也只能依靠戰爭來推動:“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是靠和平的經濟手段建立的”,“沒有劍,就不可能有經濟政策,沒有權力,就不可能有工業化。”'(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上。世界知識出版社,1979年版中譯本,第123~124頁。'國際法西斯勢力的興起,極大地衝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國際局勢。

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等國,由於法西斯勢力的促動,國家內外政策發生巨大變化,造成列強之間矛盾衝突加劇,動搖了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起來的短暫平衡。義大利法西斯率先發難,於1922年3月3日突破列強對其向巴爾幹擴張的限制,以武力奪取了南斯拉夫的阜姆城。接著,1923年8月31日武裝佔領了希臘的科孚島,當希臘向國聯提出控訴後,墨索里尼拒絕國聯干預。科孚島是亞德里亞海的鎖鑰,義大利佔領科孚島,顯然極大地危及了英國的利益,英國擺出戰爭架式,向義大利提出最後通牒,才迫使義大利同南斯拉夫一道回到談判桌上來。1924年義大利控制了利比亞。1926年11月脅迫阿爾巴尼亞訂立“地拉那條約”,使阿爾巴尼亞成了意的保護國。

1931年義大利征服了利比亞。

在20年代的德國,納粹黨雖未最後執政,但也同東方的日本法西斯一樣,在多方面影響著德國的內外政策。20年代後半期德國外交家施特雷澤曼(1878—1929年)在去世前曾對英國記者談到:由於納粹黨及右翼團體鋼盔團等組織,“我們本來能爭取德國青年支援和平和新歐洲,但我們都沒有做到——這就是我們的悲劇和你們的過錯。”'迪特爾拉夫:《德意志史》,香港中文版,第261頁。'1930年,納粹黨在608席的國會中已佔有107個席位,成為一股不容輕視的勢力。

國際法西斯在20年代的戰爭叫囂,對於英美等國的和平主義也是一個沉重打擊。美國總統威爾遜擬定的十四點計劃所宣揚的各國平等,限制軍備,防止戰爭,曾在和會上產生一定影響,並促成一戰後裁軍及和平主義的潮流。

英國戰時內閣還決定,英國的軍事部門編制預算所依據的假定應該是:“不列顛帝國在今後的十年內不會進行任何大戰,不需要派出遠征軍。”'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卷1第1分冊,中譯本第73頁。'

但到1932年3月23日,英國麥克唐納政府決定,十年無大戰“這個假定業消了。”'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卷1第1分冊,中譯本第74頁。'

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法西斯主義在東西兩半球磨刀霍霍,這不啻於對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威脅,同時也是對英美等國的民主派一記耳光。國際法西斯的戰爭叫囂,嚴重毒化了一戰後的和平空氣。

歐洲法西斯主義運動對於日本的法西斯軍國主義起到了巨大的支援作用。義大利和德國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