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羿的妻子。
《山海經·海內經》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帝俊,即帝嚳,黃帝長子玄囂的孫子,也就是堯的父親。黃帝傳位於長子玄囂,玄囂傳位於弟弟昌意的兒子顓頊,顓頊死後,復傳位於玄囂的孫子嚳。羿當時是帝嚳的射正,因擅長射術,所以總理兵權。
《山海經·海內經》又載:“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少皡,即少昊,名摯,是山東曲阜的東夷大族,以太陽和鳳鳥為圖騰(太陽被稱為三足烏,三隻腳的烏鴉,因此太陽崇拜和鳥崇拜密不可分),精於觀測日月。少昊的兒子般開始製造弓箭,那麼羿毫無疑問是般的後代,也是東夷族人。
帝嚳後期,東夷的十個部落起了內訌,互相爭戰不休。因為大家都崇拜太陽,所以史書記載“十日並出”,給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淮南子·本經訓》)帝嚳就派官拜射正的羿去收服。羿不僅把分裂的十個部落合併為一體,而且繼續往南追殺蚩尤部落的殘餘,諸夷盡皆望風歸附。
就在羿四處征戰、鞍馬勞頓的時候,在山東鉅野的大曠野之中,他遇見了這一生最心愛的女子———嫦娥。
嫦娥,又名常儀、常羲,娥、儀、羲古同音。嫦娥是東夷部落中娵訾氏的女子,該部落擅長佔月。嫦娥和羿一見鍾情,英雄美女,惺惺相惜。羿的步伐停頓下來了,羿的弓箭收回了囊中,攻掠殺伐的鐵石心腸,在溫柔女子的撫慰下變得溼潤柔軟。兩千年後,屈原在《天問》中如此描述嫦娥和羿在一起時的倩影:“白蜺嬰茀。”嫦娥披著白色的霓裳,佩戴著華麗的瓔珞,在深閨裡,在桑林中,在平疇之間,翩翩起舞弄清影,羿如醉如痴,他的弓和箭卻寂寞得發出了悲鳴。
羿為帝嚳統一東夷之後,帝嚳遷娵訾氏於西部觀測月亮,因為月亮是從西部升起來的。當娵訾氏部落行至帝嚳的都城亳(今河南偃師)時,久已垂涎娵訾氏美女嫦娥的帝嚳,趁黃昏派人擄掠了嫦娥。娵訾氏部落也不好說什麼,因為當時“掠奪婚”(亦稱“搶婚”)盛行,況且搶婚的又是勢力天下第一的帝嚳。《周易》有一段“搶婚三部曲”,活脫脫幾乎就是帝嚳搶婚的貼身目擊:“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乘馬班如,泣血漣如。”搶親者騎著白馬,穿戴著華麗的服飾,攜帶著弓箭,前呼後擁趕往女家。他們不是強盜,而是求婚者。快到女家的時候,怕驚動對方,左顧右盼,彷徨不前。騎馬的人紛紛而來,他們不是強盜,而是求婚者。被搶走的新娘騎在馬上盤旋不前,哭泣得血淚漣漣。
當此時,羿並不在嫦娥身邊。
帝嚳搶去了嫦娥,娶她做第四個妃子。《帝王紀》載:“(帝嚳)次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常儀即嫦娥。《山海經·大荒西經》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即帝嚳,常羲即嫦娥。帝嚳依舊讓嫦娥負責觀月,“浴月”當是觀月前的淨身儀式;嫦娥制訂了十二個月的歷法,是為陰曆的起始。
羿在東夷聽說了此事,大怒,不僅也“泣血漣如”,而且氣憤填膺,欲盡舉東夷之兵,與帝嚳決一死戰,搶回嫦娥。可是東夷的諸部落首領深知實力比不上帝嚳,就勸止了羿,讓他忍耐一時。羿因此事和帝嚳決裂,留在了他的老家東夷。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奪婚】羿和嫦娥(2)
豈知世事弄人,帝嚳萬萬沒有想到,嫦娥已經懷上了羿的兒子。名義上是帝嚳的兒子,嫦娥生下了摯,為了紀念和羿的愛情,嫦娥為兒子取名摯,和東夷祖先少昊的名字一樣。摯是羿和嫦娥的私生子,這是一個鐵證。摯名義上是帝嚳的長子,因此帝嚳駕崩後,摯理所當然地即位,但只在位九年,因“政微弱”,遂傳位於名義上同父異母的弟弟堯。歷史的真相也許是:摯私生子的身份暴露了,無法在黃帝以降,奉世襲為正朔的帝王制度裡生存下去,因此被堯以武力廢黜,繼承了帝嚳高辛的稱號,仍舊封於高辛(今河北唐縣)。此後帝摯的事蹟、行蹤就失去了記載,但是有理由相信:葉落歸根,被廢黜的帝摯一直東望家鄉,終於在暮年如願迴歸。
【契約】牽牛和織女
最早記載牽牛星和織女星的是《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歧彼織女, 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天上的銀河啊,像鏡子一樣閃閃發光。翹首仰望織女星,只見她一天移動了七次位置,匆匆忙忙。雖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