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織談判的2001年,整個國內保險業的總資產約為4 000億元人民幣,只相當於西方一家中型保險公司的資產;加入世貿組織之時,中國保險業的業務重啟不過20年時間,相對於西方保險業300年時間累積的經驗,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本書的後面一些章節,我們還可以看到國內保險業早期的發展,產業的無序狀態使得整個保險業形象受損。

這種對比,在悲觀者眼裡是不平等的競爭局面,但在樂觀者眼裡則到處都是機會。在張維功看來,這是學習的時機。

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之時,張維功已經從經營者轉向了監管者,從之前他的履歷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時他正在中國保監會江蘇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的職位上。出於對保險業強烈的職業興趣以及產業人的本能,在2001年,張維功就帶領南京特派辦的骨幹人員及各主要保險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到入駐上海的外資友邦、美亞兩家保險公司進行調研,並形成了相應的調研報告。友邦、美亞都是AIG旗下子公司,國內保險業對它們知之甚少。事實上,它們在全球的經營管理經驗非常值得研究。當時參加調研的人回憶的另外一個細節是,在與友邦、美亞、平安等保險公司交流結束後,他們還與時任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董事長的王國良長談至深夜。由此看來,對於一個做了十幾年國有企業、保險監督官員的張維功而言,對保險行業特別是外資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的瞭解和掌握不僅僅是監管能力的有益積累,很可能也為建立陽光保險間接地做了必要的準備。

陽光的種子(4)

作為監管者的張維功,對於國內保險業在21世紀的整個動向洞若觀火。

在整個中國國內,保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