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長使用時間,後來又將剩下的蠟筆頭攢起來,熔化後做成新蠟筆用。

加工車間的工作是把前道工序準備好的半成品做成衣服,工人們也處處精打細算。機工們算了一筆細賬:棉工服每套上面要跑54道槓,需要出現52根連線線頭。如果每根線頭少留一寸,每件棉服就能少用米棉線。廠裡每年加工兩三萬套棉工服,就可以省萬米線。這樣一個由小變大的數字,使機工們看清了點滴節約的重要性,生產中都儘量避免留長線頭。就是偶然出現了長線頭,也要主動揪下來收好,轉交給釘紐扣的工人用。車間裡還加強了對機油的管理。保養機器時,對準油嘴,防止跑冒。油壺裡沒用完的底子,也有人主動收集起來。

第三章 “縫補廠精神”(2)

修理廠的技術工人,除了堅持做到機器壞了自己修,配件斷了自己焊,積極主動保養好裝置外,還處處當節約挖潛的有心人。他們經常從“合理的消耗”中發現不合理的浪費。在加工服裝的車間裡,縫紉機皮帶鉤易損易壞,雖然每個只值5厘錢,但節約起來仍可積少成多。修理工陳維漢主動放棄午飯後的休息時間,到處去揀廢鋼絲,做了兩千多個皮帶鉤。廠里加工好的棉工服,每道線縫裡都要沾著一縷縷棉絨。打包出廠前,一般都被用條帚沾水掃掉了。老工人陳志訓和張祝三等人看後很心疼。他們說:“每一縷棉花都是國家的財產,用不到生產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