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呂蒙、淩統、韓當逃出劍林火海,整合殘兵,正準備歸城,忽然前方風塵飛起,眾將士連番受到伏擊,皆是驚慌起來。
就在此時,一聲疾呼聲響起:“前方可是呂蒙、韓當、淩統三位將軍?”
呂蒙聞言,當即策馬向前,定眼一望,見來人皆穿江東兵甲,方才安下心來。
兩軍匯合,假周瑜策馬奔至三將面前,見呂蒙、韓當、淩統三將滿臉火灰,兵甲不齊,便知他們定是連番遇險。
當下假周瑜將周瑜之計一一告知三將,三將聞言,略顯暗淡的眼眸驟入神光,三將整兵畢,速往長沙城而去。
而劉備、諸葛亮等人於城外大營,聞得趙雲詐得城門開啟,已是殺入城中,頓時放下心來。
誰知其後一個多時辰,都未見得趙雲傳來克城捷報,劉備心中不安,便與諸葛亮、魏延等將引一軍至長沙城下接應。
魏延一馬當先,聽城內喊殺聲震天,而城頭卻是懸掛劉軍軍旗,當即以為長沙城已下,只是還有些許殘敵未有肅清,當即直往東門內衝去。
這邊趙雲好不容易於擁擠人潮中衝到城門口,正欲突出城去,驀然間,卻聽到城外馬蹄聲大作,隨後便見一身長九尺,手持八尺長刀的悍勇之將,直望城內飆飛而來。
待看清來人面貌,趙雲當即大驚,急喝道:“城內有埋伏,速速撤退!”
魏延威風凜凜疾奔,正欲殺敵立功,驀然間卻聽到趙雲如此一吼。一時間摸不著頭腦,還以為趙雲想獨佔奪城功勞,當即不理會趙雲所言,依舊吆喝著部屬直望城內飆飛而去。
趙雲見得心中一急,想再次提醒。卻發現已是來不及,原來魏延引著一支兵馬已經過了吊橋。
魏延正欲質問趙雲一番,忽然瞅見城內箭如雨下,己軍兵馬接連倒下,慘呼不斷,當即便知自己誤了大事。
魏延腦念電轉。當即便欲號令部屬急退,為趙雲敗軍讓開道路,只是其還未來得及張口,便聽到城頭方向猝然響起無數弓弦引動聲。
“咻咻~咻咻~咻咻~!!!”
城頭箭如雨下,又是將吊橋附近的魏延部屬射得措手不及。紛紛掉入護城河中。
“撤!!!”魏延狂吼出聲,大刀上下翻飛,將來箭紛紛掃斷,勒轉馬頭,便欲往後退去。
可方才魏延部屬皆是立功心切,衝得快急,時下城頭驟現埋伏,頓時將魏延部屬驚得大亂。人潮亂撞間,將吊橋出口圍得水洩不通。
城內劉軍不斷冒死突出,可是出得城門。卻過不得吊橋,在城門口至吊橋出口這數十步的距離,似乎變為一片死域,無數劉軍成了城頭江東軍的活靶子。
江東軍似乎有用不完的箭矢,一波波的飛箭,飆射不停。數十里外的大火,已讓大部分江東守軍猜得己軍中了劉軍埋伏。因而所有江東守軍都憋著一股氣,時下有如此報仇良機。豈會放過。
少頃,劉備、諸葛亮引著後軍趕到,見得如此場景,頓時大驚,諸葛亮望著城頭面色冷寒的周瑜,突然心中一突,似乎想到了什麼,忙令陳到引一軍防備江夏方向。
半刻鐘後,吊橋通道疏通而開,可這短短數十步範圍內卻倒下了不下三千劉軍,趙雲引著千餘殘軍透過吊橋而逃,而黃蓋、鄧義亦是領軍直追而出。
就在這時,江夏方向又是響起震天動地的喊殺聲,韓當、呂蒙、淩統各引一部兵馬,鋪天蓋地往劉軍大陣夾擊而來。
劉軍大驚,頓時騷亂起來,好在諸葛亮早有安排,陳到領命後,便是佈下了防禦大陣,才使得劉軍未有被江東兵馬一衝而散。
短兵相接,劉軍受兩面夾擊,儘管諸葛亮號令不斷,依舊挽救不了敗勢,兩軍混殺了近一個時辰後,諸葛亮命趙雲引一軍斷後,全軍撤走。
江東軍趁勢掩殺,殺得劉軍死傷無數,直到遇到張飛援軍,才收兵回城。
前後數次大戰,孫劉兩軍皆損失兩萬餘兵馬,可謂是元氣大傷,其後數日,兩軍各自休整,相安無事。
一日,劉備正與諸葛亮於大帳商議軍情,忽然,諸葛亮安插於許昌的細作來報,言曹操已稱魏王。
劉備聽得曹操一連串大逆不道之舉,勃然大怒,喝罵不止,錘胸哭嚎,就欲盡起荊州之兵,殺向中原,討伐曹操。
諸葛亮見得,連忙阻攔,肅然諫言道:“當今荊州局勢不穩,江東之兵,尚且盤踞於長沙、江夏之地,時下桂陽大多已被江東兵馬所佔,若江夏不保,荊州危矣,主公萬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大勢一去,再無力迴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