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即便有思路和方法,在面對個性差異極大的新員工時也會頗感困難。
那麼,新員工培養的難點到底在哪裡呢?
筆者認為,首先不能把培養難的責任推給新員工自己,認為他們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學習能力差,甚至不夠職業,等等。況且,筆者認為新員工培養不是治病,不能按照“對症下藥”的方法,針對他們身上缺點或者問題,開藥方、治病。其實,真正應該反思的,應當做的是從我們管理者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和突破口。
在新員工培養上,我們更多的是採用灌輸、指導、督促甚至訓斥的方法;全然不顧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作為管理者,不知道新員工們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更不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如果管理者對新員工的情況一無所知,就無法找到跟新員工溝通的共同“語言”,也就談不上什麼培養問題,所以也就只能依靠強勢的灌輸、督促和訓斥。
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知道新員工“來自哪顆星”,也就是要清晰掌握新員工的性格特徵,把握他們想要的是什麼,還要了解他們的愛好有哪些。只有把這三個方面搞清楚了,才真正抓住了員工成功培養的關鍵所在。
在培養新員工的時候,首先要知道“他們來自哪顆星”,用他們熟悉的語言跟他們交流和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應當給他們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或方法進行灌輸;怎樣給與他們的進步進行評價和指導,等等。
如果在培養新員工方面,能夠根據他們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優勢特質,並按照他們的接受能力,安排各種指導和訓練,幫助他們設計成長路徑,培養他們的行事風格,就往往會事半功倍。
管理者對於新進員工,第一反應就要了解“他們來自哪顆星”,關注他們的性格特徵、能力優勢、個人喜好,以及學習意識和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適才培養的目的。
。。
先把自己的有色眼鏡摘下來
當感覺某些新員工無可救藥的時候,第一反應:先把自己的“有色眼鏡”摘下來
新人加盟,都需要一個融入過程,這個過程甚至是頗具挑戰性的,因為,部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對新人的“排異現象”,新人容易被懷疑甚至被排斥。
從筆者對新人的培養經驗來看,新人能否快速被團隊接納,透過技能提升而獨當一面,關鍵取決於團隊的長官;他們在用什麼樣的角度觀察、分析和評價新人,在用什麼樣的態度培養、指導他們。
記得3年前,筆者所轄的一個部門經理新招進一新人。最初,說這個新人是從20多人挑選出來的,各方面的素質都是非常優秀的。看到他們能夠招聘到中意的人,也為他們而高興。但很快問題就來了,這位經理開始抱怨,數落這位新人的種種不是。過了些日子,筆者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筆者首先去跟那位新人做了溝通,而後找到那位經理。告訴他再觀察一個月的時間,並請他能夠注意觀察和分析這位新人身上所具備的優勢,並且指令這位經理在新人身上尋找到至少5個做事的優點或優勢。
隨後的1個月,再沒接到這位經理的抱怨。後來,這位經理回覆筆者說:這個新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經過磨合,她已經完全勝任當前的工作了。
對於新人,人們總抱有懷疑的眼光,“這個人好像什麼都不懂!”“他行嗎?”“你看他,怎麼能這樣”諸如此類的懷疑乃至指責比比皆是。
管理主要就是管人,如何看待和評價一個人,就成了首要問題。管理者是以一顆平常心,來觀察和評價一個人,注意從他們身上尋找和發現優點、特長,還是首先給自己帶上一副有色眼鏡,採用挑剔、批評的眼光,只關注他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其結果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正如前面的這位部門經理,首先給自己戴上了一幅有色眼鏡,抱著懷疑、否定的眼光來觀察新人,結果看到的都是她身上的不足和缺點,感覺她什麼都幹不了,甚至一無是處。隨後,這位經理摘下了有色眼鏡,開始嘗試用肯定和欣賞的眼光審視新人,結果呢,發現她身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優點和特質,並且認為這個人是很適合的。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取決於管理者是以怎樣的眼光看待下屬。
毋庸置疑,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劣勢或缺點,那麼,如果管理者只將目光聚焦在這些方面,就會遮蓋住他們身上原有的優點和特長。
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鏡”,還原世界原來的五光十色,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或優點,而作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