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北京大學的專任教授月薪分三級:最高280銀圓(大洋),約合今人民幣12000元;次高260銀圓;最低的教授月薪24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一萬元;當時北大教授約80名。講師並非專任,不領固定的月薪,而是在北大講堂兼任講師,按授課鐘點每小時5銀圓計算,如果每週8—10小時,收入也可達每月160—20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6000—8000元。第三類學者資歷淺,收入起點較低,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擔任助教者,不授課,只在系裡擔任指定的助理工作。月薪50—100銀圓之間,約合今人民幣2000—4000元。一般也可以兼職、寫作以增加收入。20—30年代抗戰前仍通行銀幣,1936年以後才只用紙幣(法幣)。 1927年6月公佈了《大學教員資格條例》20條及《大學教員薪俸表》規定:教授一級月俸國幣50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17000元,二級教授450圓,三級教授月俸400圓。副教授一級月俸34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12000元,二級副教授320圓,三級副教授300圓。講師一級月俸260元,約合今人民幣9000元,二級講師240圓,三級講師220圓。助教一級月俸18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6000元,二級助教月俸160圓,三級助教月俸140圓(根據《大學院公報》第一年第一期)。這比五年前大為增長,而物價仍保持穩定,所以學者們待遇更高了。 到了30年代,教授的數量和薪金都顯著增加。胡適之擔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兼中文系主任,月薪600銀圓;加上稿酬版稅收入,他成了“文化萬元戶”的頭面人物。其他如劉半農、羅常培、周作人、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俞平伯、楊樹達、錢玄同、黎錦熙、郭紹虞、陸侃如均收入不菲。學者常有兼職,例如陳垣教授兼職所得月收入達1500銀圓(合今人民幣5萬元),這樣的“文化萬元戶”不勝列舉。 國立清華大學提供給教授們的住宅是優惠的。學生的待遇也不錯。據曹禺回憶:30年代清華研究院的研究生,每月有30銀圓生活費(合今人民幣1000元),“足夠你開銷的。真要是沉下心來做學問,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曹禺又說,他在1933年夏天從北平清華大學西語文學系畢業時,有人問他是否願意去保定教書,月薪24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8000元)。可見當時清華畢業生待遇之高。 1931年清華大學算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看到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華羅庚關於五次方程不可解的論文(當時年方20歲的華羅庚在一所中學當會計),就想聘用華羅庚。但是華只有初中學歷,只好在算學系擔任行政助理,月薪40銀圓(合今人民幣1200元),此後在清華5年內發表了十幾篇數學論文。第二年成為助教,月薪80銀圓(合今人民幣2400元);第四年升級為教員,給一年級學生上微積分課程,月薪120銀圓(合今人民幣3600元);1936年華羅庚得到中華文學教育基金會乙種資助金1200美元(相當於法幣4000元,今人民幣120000元),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深造。 據黃宗江回憶,他的父親黃曾銘20年代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在北京擔任電話工程師,30年代初的月薪300餘圓。阮若珊的父親阮慕韓1931年從日本慶應大學畢業後歸國在北平擔任大學教授,月薪200多圓。她說:“一二·九學生運動時,父親和楊秀峰、黃松齡、張申府、張友漁等都是有名的紅色教授。”(參看阮若珊《我的良人》) 30年代中國學者在北平的收入,跟在美國的工作相比是差不多的。例如1938年7月27日週一良在給北平譚其驤的信中說:“持宇(陳注:鄧嗣禹,1937年赴美國)最後為外人治清史,年酬600圓,兼領哈佛燕京資金500圓,尚須為《亞洲學報》任譯事,年得250圓(陳注:總共1350圓),生活當無可慮。”這有代表性,也就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月收入120圓,和北平燕京大學的助教相似。所以“學成歸國”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還可以提供幾個史料作為參照:30年代北平公立和私立中學教員的月薪約為100—200圓;高、初中都教的教員,以及主要課程國文、英語、算學教員,月薪則在200圓以上。而學校行政人員月薪為50—100圓。勤雜人員月工資30—40圓;小商販和粗工等10—20圓,廚師和招待8—12圓。不知何為腦體倒掛。(陳注:20年代初銀圓或國幣1圓合今人民幣40元;30年代國幣1圓合今人民幣30—35元。) 花費了很多工夫查閱、核實、分析了上述史料,我心想: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