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同眠”,夜晚任何一個要翻個身,都要先和周圍夥伴打個招呼。這裡條件雖劣,但離沙灘紅樓很近,便於活動。他在北大積極參加了哲學會和新聞學研究會的社團活動,結識了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鄧中夏、邵飄萍、胡適等新派人物,開始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本人於30年代末對美國記者斯諾回憶說:北京對我來說開銷太大,……非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以前在師範學校的倫理學教員楊昌濟,這時是國立北京大學的教授。我請他幫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紹給北大圖書館主任,他就是李大釗,……給了我圖書館助理員的工作,工資不低,每月八塊錢。(斯諾《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126—127頁。)此外還有另一種記載。曾在北大代理校長的蔣夢麟在《回憶中的李大釗毛澤東》一文中說:“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當書記,是在我代理校長的時期。有一天,李守常到校長室來說,毛澤東沒飯吃,怎麼辦?我說,為什麼不讓他仍舊辦合作社?他說不行,都破產了。我說,那末圖書館有沒有事,給他一個職位好啦。於是我就拿起筆來,寫了一張條子:‘派毛澤東為圖書館書記,月薪十七圓。”(見蔣夢麟《新潮》,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版第123頁。)

五四前後北京文化人群體(6)

毛澤東系1918年8月來京後到北大工作半年,其時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並在職在京,這都是確切無疑的事實。而高平叔教授指出:蔣夢麟這段話,記憶有誤。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任職,是在1918年9月間,蔣夢麟此時尚未進入北大。蔣第一次代理北大校長,自1919年7月中至9月中,此時,毛已回到長沙。事實上,毛任職於北大圖書館,是在蔡元培先生自己主持校務期間。即使由楊昌濟介紹給李大釗,李也只能以圖書館主任的身份向蔡校長提出,而必須由蔡校長下條子派任。那時尚無人事管理機構,教職員工的任用與罷免,全由各機關、各學校的最高首長決定。有了蔡校長下派的條子,北大會計課才能把毛澤東編入職工名冊,照月發工資。 民國初年北京大學薪俸考 關於北京大學早期的教職員待遇情況,至今只有一些著述中零散提到,而缺乏系統的考證和論述。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幾十年前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大量散失,以及歷來學者們對於這個專題的忽視。 馬克思唯物史觀認為: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人的意識。這樣看來,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地位的知識階層的經濟生活狀況,是他們教學、科研、傳授和創造精神文明的必要社會條件,也是影響他們性格、歷史命運的要素(當然不是惟一因素)。但很奇怪,現代中國教育史和反映校園生活的許多著作,卻往往忽視了這個重要方面。 百年以來我國知識階層,或是出於清高“恥言錢”,或是出於隱私“諱言錢”,在各自薪金待遇方面的確切記載很少見,能夠找到的資料也很籠統或零碎,幾乎沒有人系統整理和研究過。幾十年前的當事人大多去世,少數現存者也已年邁,所以要進行準確的調查、考證都有很大難度。 《國立北京大學廿週年紀念冊》是北大校史者們經常引用的史料(陳注:國家檔案館將此紀念冊出版年代定為1917年,但據我考證它是1918年4月30日編定、5月出版的),然而在這本紀念冊編者的“例言”中也說:本校往年案卷大半零散,故前任職員所錄之編制,全以民國三年陳君叔辛所編之《沿革略》及歷年薪水簿為依據。但《沿革略》不甚精詳,而光緒三十年以前至三十二年之薪水簿,又均遺失。因此前任職員錄中,難免錯誤,亦無可如何之事。到了北京大學90週年校慶的時候,要尋找歷史上的《歷年薪水簿》,就格外困難了。本文不揣冒昧,考證“民國初年”主要是五四時期的“北京大學教員薪俸”,試圖填補這方面的一個空白。 1917年制定的《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程》 1917年5月###頒佈《修正大學令》,分大學教師為正教授、教授、助教授、講師四等。幾乎同時公佈的《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程》制訂標準為: 學長分為四級,一級450銀圓、二級400銀圓、三級350銀圓、四級300銀圓; 正教授分為六級,從一級到六級月薪分別為400銀圓、380銀圓、360銀圓、340銀圓、320銀圓、300銀圓; 教授分本科、預科二類,各分為六級,月薪級差皆為20銀圓,本科教授自280至180銀圓,預科教授自240至140銀圓; 助教授分為六級,月薪從110銀圓至50銀圓; 講師為非常設教席,視難易程度從2至5銀圓不等。 但這只是一個原則上的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