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絕齊交,西生患於秦也。而兩國之兵必俱至”。

可是楚懷王已經向張儀作了許諾,雖然戰國是一個沒有誠信的時代,但身為大國之君說話不算總還是有失尊嚴。再說萬一秦國真的想歸還商於之地呢。

作了半輩子策士的陳軫果然有辦法,他對楚懷王說:“不若陰合而陽絕於齊。”表面跟齊國斷交,暗中繼續來往。然後“使人隨張儀”到秦國,“苟與吾地,絕齊未晚也”。如果“不與吾地,陰合謀計也”,這時再同齊國商量怎麼對付秦國。無論怎樣楚國都不吃虧。

他一心替楚國謀劃,卻不料楚懷王已經聽得不耐煩了。

從以後的行事來看,楚懷王是那種性格非常情緒化的人。這樣的人總喜歡直接明瞭的方式,最不習慣玩佈設心機玄關的遊戲。很可能是由於這個原因,儘管楚懷王完全明白謀略的作用,善於謀算的陳軫就是他好不容易從秦國挖來的,但至少從現存的史料上看,陳軫的話楚懷王一次也沒有聽過。

於是竭盡忠心的陳軫得到了楚懷王這樣的回覆:“願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

陳軫真的沉默了。該講的話都已講完,不遵命閉嘴還能怎樣呢。

楚懷王鐵下心來相信張儀,甚至還送給他一顆相國的大印,等於任命張儀為楚國的相國。這雖然更多隻是一種榮譽,但也決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得到的。蘇秦後來鼓動五大諸侯國攻秦,名聲不可謂不顯赫,都沒掌握過其中任何一國的相印,更別說像司馬遷寫的身揣六國相印了。

張儀這時候也沒閒著,他一面逢迎著楚懷王,一面注意籠絡楚國那些願意和秦國修好的官員,這裡面又有靳尚。要是沒有這樣一番工作,張儀日後在楚國很難逃脫一死。

等到楚懷王宣佈與齊國絕交,不辱秦王使命的張儀決定回國了。楚懷王派了一位將軍跟隨他去秦國,準備接收商於之地。

一行人很順利地到了秦國,卻不料卻在終點站出了事故。那張儀不知怎地喝得大醉,結果一頭從所坐的馬車上栽了下來,而且看樣子摔得不輕。

受了傷就要養傷,可誰也沒想到張儀這一養便是整整三個月。既不去秦王那裡上班,更不把出使楚國的情況作彙報。如此一來,商於之地的事自然拖了下來,楚國那位將軍左等右等也見不到事情的眉目,只好稟告國內,請楚懷王決策。

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猜到,張儀可能有意賴帳。楚懷王也不會沒有感覺,可他對其中緣由的解釋卻與眾不同:“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仍舊一相情願地往好處去想,張儀會不會是覺得楚國跟齊國的斷交還不夠堅決。

其實他未必就想不到張儀是個騙子,但是既然已經押下了大的賭注,依他的性格,就只有繼續增加籌碼玩下去,或許能有僥倖翻本的機會。現在他必須更決絕地表明跟齊國一刀兩斷的態度,也許秦國見此景象,就會真的願意與楚國修好,畢竟和楚這樣強大的鄰居鬧翻不應該是上策。

不知是別人的建議,還是自己的設計,楚懷王決定策劃一次低俗到家的表演。

參加這次表演的只有一個“勇士”,他的名字叫宋遺'13'。

'1'《戰國策·秦策一》

'2''4'《戰國策·西周策》

'3'《史記·周紀》

'5''7''9''11''13'《史記·張儀傳》

'6''8''10'《史記·楚世家》

'12'《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第六章。口舌之間

一。六百里與六里,這中間是做人的巨大差距。

被稱作勇士的宋遺,他載入史冊的唯一的勇敢表現,竟然是善於罵人。大概在那個人與人之間隨便就會拔刀相向,血流五步的年月,罵大街也是需要一點膽量的。

從這個強項來看,宋遺基本可以確定屬於市井無賴之徒。天知道他是如何跟楚懷王搭上線的。不管怎樣,反正楚懷王對這傢伙交代了一番任務後,先把他派到北面相鄰的宋國,向宋康王借一根使者用來表明身份的符節。因為楚跟齊已經斷絕了一切往來,要想出使齊國,就只好用他人之物作通行證。

宋康王雖然殘暴,但並不小氣,也不知道楚懷王接下來要幹什麼,大方地將符節借出,絕沒想到這東西會有去無回。

宋遺拿著宋國的符節,順利地通關進入了齊國,到臨淄拜見齊宣王。

齊國方面應該知曉這個拿著宋國符節的楚人是誰派來的,但齊宣王依舊大度地接見了宋遺。心裡或許還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