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某略盡綿力!”

拒死求生,人之本性。即使佛法深湛的少林方丈,亦是如此,當初少林諸人皆無計可施之時,無色師弟便有進言。常聽聞神鵰大俠楊過無意中說起,他的大哥——觀瀾山莊地莊主,有奪天地造化之力,不如派人去將蕭莊主請來,給掌門師兄療傷。

天鳴大師雖有些心動,但細一想來。便絕了這番心思,派人去嘉興城,往返地時間不短,自己體內的真氣日益接近心脈,定是來不及,不如安安靜靜的圓寂。

卻沒想到,世間竟有些巧合之事。這位蕭居士不請自來,莫非他真能算到自己有此劫難不成?

蕭月生接住天鳴大師伸過來的手,裝模作樣的探了探他的脈相,微一沉吟,一道溫潤地真氣已湧入其體內經脈。

天鳴大師身為少林方丈,修習的內功心法乃是易筋經,內力精純淵深,不溫不火,中正平和,浩浩如江水。沛沛然莫可御之。

蕭月生輸入地內息溫潤如玉,在天鳴大師經脈內穿行,卻與他自身修來的內力一般無二,易筋經內力絲毫未有抗拒之念,任其穿行自如,倏然之間,這股溫潤的內力已湧入心脈。

心脈附近,一團旋轉的內息如海中漩渦一般,不停地吞吐轉化,蕭月生腦海中清晰的閃現著它不斷吞噬著天鳴大師的內息。

好在易筋經名不虛傳,內力中正平和,這股旋轉的內力團吞蝕起來極為吃力,幾乎寸步難行,但也卻是“幾乎”而已,速度雖慢,卻依舊緩緩向心脈最薄弱處靠近。

蕭月生溫潤的內息忽然異變,乍然聚成一團,形成漩渦,其狀與那團內息極為相似。

以彼之道,還施於彼身,蕭月生眨眼的功夫,便已將這種獨特地御氣法門看穿,依葫蘆畫瓢,變成了一模一樣的氣旋,只是旋轉的方向與之相反。

緩緩靠近,兩團旋轉的氣息終於碰撞,沒有想象中的風雲變色,反而異常的平靜,一觸之下,兩團氣息頓時歸於虛無,被易筋經內力所化。

天鳴大師的袈裟無風自動,猛然一漲,又平息了下來,雪白霜眉之下,明亮地雙眸開闔之際,電芒閃爍,暗淡的禪室陡然變得明亮幾分,兩息之後,卻又緩緩消散,恢復如常。

“阿彌陀佛——!……多謝居士相救!”天鳴大師將佛珠套於臂上,雙掌合什,躬身道謝。

蕭月生擺了擺手:“大師不必客氣,即使沒有蕭某出手,大師內功精純,若是潛心精研,終能找到剋制之法,在下只是讓大師省了幾分力氣罷了!”

天鳴大師藹然一笑,不再多說,紅潤的面龐並無狂喜之情,雲淡風輕,自鬼門關前退了回來,彷彿尋常小事。

蕭月生能夠感覺得出,眼前的僧者確實對生死不那般著重,這份超脫,令他大起敬佩之念,自愧不如啊,自己可是怕死之人!

隨後兩人便不再談論此事,對於薩頂教,兩人進行了諸多交流,少林寺歷史悠久,俗家弟子無數,論及人力,遠非觀瀾山莊可及,但其情報的獲得及處理能力,但拍馬難及觀瀾山莊,畢竟差著幾百年的經驗,兩相融會,各有所得。

中午的素齋,由無色大師陪著蕭月生與楊若男在禪房吃,進齋之前,他自懷中取出一本泛黃的書冊,以絲絹作封面,上下篆書四個字:“十三棍陣”,字形如長槍大戟,氣勢森然,殺氣騰騰,有佛家降魔之相。

“這是我寺內密傳的棍陣,當初開唐之初,我寺內十三位祖師襄助太宗統一江山,創下了十三棍陣,用以在千軍萬馬中縱橫,此陣威力無倫,更勝十八羅漢陣!”

無色大師指著手上的絹面,神情鄭重,解釋著棍陣的來歷,接著將書冊遞向蕭月生,說道:“令岳郭大俠為國為民。不計利害,助守襄陽,令人欽佩,……而蕭居士又於我掌門師兄有救命之大恩,幾位長老相議,便將此棍陣交於居士之手,略表心意,如能稍有助益,便已足矣!”

第158章 蜇龍

少林寺的十八羅漢陣聞名天下,而其只是一百零八大羅漢陣的簡化,自少林一百零八大羅漢陣創立以來,幾乎無人能破,實是以多打少,群毆戰之典範。

但羅漢陣法,卻不適用于軍陣沙場之上,因為它行的是“圍”法之訣,要將敵人圈入陣中,圍而殲之,兩軍對壘之時,戰機瞬息萬變,豈能容得這般圈圍?

而著十三棍陣,乃是以隋末少林曇宗和尚為首的十三棍僧所創,行的是“破”法之訣,由十三人結成一陣,應付各方圍擊,守得固若金湯,無人能攻破,專門用以殺場對敵,威力宏大,殺伐之利,與羅漢陣相比,實在天壤之